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839645
大小:6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8
《通心络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通心络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应用于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8例脑梗死恢复期的患者并按照治疗顺序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49例,在临床治疗方面,对照组患者采用银杏叶片,治疗组采用通心络胶囊,将两组患者治疗4丿制后的血脂变化、血液流变学的指标以及临床疗效进行对照比较。结果治疗组在血脂变化、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临床疗效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具冇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通心络胶囊应用于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能够显著调节血脂,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2、及推广。【关键词】通心络胶囊;脑梗死恢复期;血液流变学;血脂脑梗死发病时由于脑局部组织的血液供给方面存在障碍,导致脑部组织缺血,进而形成缺氧性病变坏死,最终发展成为临床方面较为多发的神经功能缺失表现[1]o本次研究当中所采用的通心络胶囊属于纯中夯复方制剂,作用于人体后能起到通络止痛、益气活血的功效,现针对通心络胶囊应用于脑梗死恢复期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具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98例脑梗死恢复期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于1995年召开的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会议当中脑梗死相关的诊断标准[2],
3、并在入院后通过磁共振成像或头部CT进行确诊。其中男性患者53例,女性患者45例,年龄范围在47〜8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5±6.5)岁,病程范围在25-70d之间,平均病程为(35.7±9.6)d0病情方面,15例腔隙性梗死,31例单灶性梗死,52例多发性梗死;22例为轻度脑梗死,59例为中度,17例为重度。将所有患者按照治疗顺序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9例,两组患者从性别、年龄、病程以及病情等一般资料进行对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在本次研究一周前直至治疗结束后,
4、停用其他治疗脑梗死的相关药物,对照组患者口服银杏叶片进行治疗,2片/次,3次/山治疗组口服通心络胶囊,3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以4丿制为一个疗程。1.3观察指标在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分别采集清晨空腹状态下的静脉血液标本,检测项目包括全血黏度(低切、高切)、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以及高密度脂蛋白(HDL)o1.4疗效判定本次研究当中的疗效判定标准参照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中国卒中量表(CSS)o痊愈:病残程度为0级,功能缺损评分减少范围在91%〜100%之间;显效:病残程
5、度为1〜3级,功能缺损评分减少范围在46%〜90%之间;好转:功能缺损评分减少范围在18%〜45%之间;无效:功能缺损评分未减少或增加。总有效率二痊愈例数+显效例数+好转例数/患者总例数X100%1.5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1.1临床疗效比较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照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1.2血脂变化比较将两组患者
6、治疗前后的血脂变化进行对照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2o3结论通过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在应用通心络胶囊进行临床用药治疗后,能够有效改善心肌缺血的症状,减少心肌梗死的几率,对高脂血症有一定程度上的预防功效,并一且能够明显调节血脂,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指标,疗效显著,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的价值[3]。参考文献[1]张永•通心络胶囊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35):56.[2]任燕,朱建华,顾艳兹,等•通心络与丹参治疗脑梗死疗效的Meta的分
7、析•江苏医药,2012,38(24):2981-2983・[3]张玉侠,刘晓雅•通心络胶囊在脑梗死康复治疗疗效研究•屮国民康医学,2012,24(18):2206-2226.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