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融入情感教育的策略

语文课堂教学融入情感教育的策略

ID:46820046

大小:5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8

语文课堂教学融入情感教育的策略_第1页
语文课堂教学融入情感教育的策略_第2页
语文课堂教学融入情感教育的策略_第3页
语文课堂教学融入情感教育的策略_第4页
资源描述:

《语文课堂教学融入情感教育的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语文课堂教学融入情感教育的策暁【关键词】语文课堂情感教育【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2B-0048-01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屮树立正确的育人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仅凭一张嘴、一支笔传授知识和技能,而对学生作为有血有肉的人,应用心去教,融入情感教育,以情育人,走入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点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是师生相互理解的感情基础和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屮融入情感教育,应把握好以下两

2、个方面。一、激发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意识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形成良好习惯,都得依靠学生这个学习主体来实现。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就是吸收、内化和运用语文知识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导而勿牵”,创造机会让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彻底改变“讲风太甚”的状况。教师“讲”,只能解决学生“懂”的问题,而不能解决学生“会”,更不能解决学生“熟”和“用”的问题。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3、,引导学生不断实践。例如:课文教学,应该给了学住以足够的时间去阅读、思考;不能仅读课文一遍后,就叫学生分析课文内容、概括段落大意和归纳中心思想。学生在分析、归纳课文过程中有不同意见,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和探究,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在讨论和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们反复阅读、思考分析,才会对问题加深认识,才能扎实地提高阅读能力。二、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语文教材的主体是山语言文字构成的文章,包括文学作品和其他文章。因此,语言文字的教学和训练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和核心,引导学生止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是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语文教

4、学首先要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产生热爱之情,才会主动地学习、掌握、运用语言文字。这对提高学习效率是非常有益的0曹禺先生说过:“要爱语言,要着迷,语言的妙境才能领会得到;Z后,才能谈到学着掌握语言,学着使笔下生花。”(-)对教材中典型的语言实例进行赏析。这样不仅能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而且能体味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表达功能。如教《孔乙己》一文时,剖析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可以引导学生体味文中描绘人物孔乙L1的两个关键性动词“排”和“摸”。可以引导学生们讨论:同是孔乙己拿钱的动作,为什么先用“排”而后用“摸”?学生们经过讨论,就

5、会得出答案:前者表现孔乙己用现金交付酒钱分文不少,恰如其分地显示他的心理,用“拿”、“掏”都没有这种效果。后者反映孔乙己的悲惨境地。可见,恰当使用词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增添文章的艺术魅力。教师引导学生体味这两个动词运用的妙处,可以激发学牛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对课外阅读中语言实例进行交流。要求学生课外广泛阅读名著名篇和当今佳作,阅读报纸杂志,勤作读书笔记,鼓励他们在墙报、黑板报上交流语言实例;有时在课堂上,让学生结合课文有关内容适当进行交流。这对学牛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大有益处。(三)对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实例进行品味。教师

6、可以有针对性地列举H常生活用语,比如,切合情境的商店名、巧妙得体的广告语、生动形象的歌词等。教师要求学生随时留心体味现实生活中的这类语言实例,可以激发起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四)充分尊重学牛的个性差异。由于受到先天遗传、后天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并非处于同一起跑线上,他们不仅在语言接受和表达能力上相差悬殊,在阅读数量、生活经历以及认识水平、学习习惯等方面也存在着很大差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敏锐地发现学生的优势和不足,求同存异,因势利导,促使其扬长避短。因此,教师应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使学生在不同程度上

7、得到发展。总Z,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融入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共同参与,与教材产生共鸣;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可以促使学生开阔视野,增加语言文字积累,提高学习语文的自觉性。(责编李景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