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813873
大小:5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8
《富士康欲雇佣百万机器人案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富士康欲雇佣百万机器人》案例分析报告一、案例背景富士康科技集团是专业从事计算机、通讯、消费电子等3C产品研发制造,广泛涉足数位内容、汽车零组件、通路、云运算服务及新能源、新材料开发应用的高新科技企业。自1974年在台湾肇基,特别是1988年在深圳地区建厂以来,富士康迅速发展壮大,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业专业制造商。连续9年雄居大陆出口200强榜首;2012年跃居《财富》全球500强第43位。2010年以来,富士康落户成都、重庆、武汉等中原地区,因为内地最低工资水平远低于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而压缩成本的方法在2010年在学行不通了,富士康接连发生员工跳楼事件,公司高层为安抚员工,决定给基
2、层员工涨薪三成,如此以来,富士康的净利润将减少三分之一。2011年7月,富士康科技集团CEO郭台铭向外界宣布百万机器人计划,即未来3年,将启用100万台机器人,用于单调、危险性强的工作,提高公司自动化水平和生产效率。作为代工的主要成本,人力资本的剧烈消耗让富士康产生了用机器来替代人的冲动。在过去的10年间,富士康充分利用了中国从高收入国家取得高质量设计然后将其转变为廉价量产品的能力,通过120多万人的代工队伍将富士康打造成为全球最大的代工厂商,其中仅中国大陆就有超过100万的工人。二、案例分析1、成本再造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人们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达到一定的
3、目的,就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人力、物力和财力),其所费资源的货币表现及其对象化称之为成本。在经济学中,两要素生产函数为,相应的成本函数为C=。在本案例中,在传统的生产方式下,由于员工数量巨大,即L很大,则企业为劳动力支付的成本在总成本中占很大的比重;富士康决定机器代替人工,在这种生产方式下,就把一部分为劳动支付的报酬(工资),转嫁到为资本K支付的报酬上,这样对成本进行了一次再分配,使原来高工资低利息的成本结构转化为了低工资高利息的成本结构。2、机器代替人的可行性简单地看,机械人代替人工后,能够24小时连续工作,其工作时间是工人的三倍,大大提高了工作量。但是,机器人的成本在百万元人民币以
4、上,一个机器人的成本相当于雇用三十个普通工人一年的成本(目前富士康普通工人的年薪约为3万~4万元),那么,多少年才可收回机器人的成本呢?如果企业为尽快收回成本而大量生产产品,但市场的需求是否能增加的如此之快,这是问题的关键。另外,还应当考虑到机器人的维护成本,不难想象,维护成本也很高。并且随着消费电子产品生命周期的不断缩短和对精密度的产品要求的不断提高,机器人在生产完一个产品后就需要重新调试,调试将会再发生很高的成本费用。并且在当今世界,成功生产机器人的技术问题还未突破,短期内根本不可能成为现实。一旦机器人大规模投入生产线,富士康则要想办法对被替换下来的员工进行再培训,这将成为富士康面
5、临的又一场考验。富士康的年轻人将重新学习操控机器人软件、应用和维修,变为机器人的应用工程师和软件工程师,这又是一笔不小的费用。3、机器代替人的优缺点机器人作为富士康代替人工操作的器械,具有通用性强、工作效率高、速度快、稳定可靠、有效降低生产及管理成本、适应单一产品批量生产、重复精度高、适用高危工作环境等优点;其以自身特有的良性结构和柔性控制方式,具有传统机械无可比拟的优势。但其缺点也不可忽视,缺点有运动控制复杂,需要专业技术人员维护与保养,保养费用高,造价高自动化程度不高、不能全部代替人类等。但现在的机器人技术在精细加工环节,以及机器与机器之间的过渡中间环节,技术实施有所欠缺,规模化应
6、用机器人,有大量问题需要解决。三、案例结论通过本案例的分析,按照富士康高层的设想,未来在他们公司的生产车间,机器人将扮演生产的“主角”,它们可以代替人类从事抛光、打磨、镭射打标、焊接、喷涂等多个作业岗位,与人工劳动力相比,它们更适合在易燃易爆等危险环境中工作。但是,机器人在生产过程中只是用来协助人类,而非替代人类,因为它毕竟是机器。此外,富士康的使用机器人,不会进行外购,而是由其自主研发制造。目前,富士康拥有机器人制造硬件、关键零组件、软件、系统集成以及远端遥控等五项技术,这是其自主研发制造的条件。对任何企业来说,在全球制造业的激烈竞争中,“劳动力密集”并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在
7、考虑优效资源配置的同时,人性化的关怀仍是企业立足之本,要给员工丰厚的待遇。员工的力量不在于制造,而在于创新,对员工应实行人性化管理。根据调查目前,国内电子制造环节50%的工序都可用机器人替代,但大规模使用机器人涉及到生产线工艺流程的改变,因此,用机器人替代工人,需要一个过程。但从长远来看,大规模使用机器人生产,虽然先期投入资金很大,但长期效益比人工划算;而且产品质量更有保障,可减少人为质量问题,也有利于一线生产工人提升工作档次,告别枯燥、技术含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