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补肾活血疗法对骨折治疗的效果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补肾活血疗法对骨折治疗的效果观察补肾活血疗法对骨折治疗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对骨折患者进行补肾活血疗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10例骨折患者,随机将他们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骨折,观察组采用中医补肾活血疗法治疗骨折,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和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91%,在有效治疗的患者中,观察组的显效率为56.36%,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27%,PV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骨折患者采用补肾活血疗法治疗后,能够提高骨密度,加快骨骼
2、的愈合,临床症状得到改善,骨骼恢复良好。关键词:骨折;补肾活血疗法;中医骨折是骨科中最常见的一种病症。对于一些一般部位发生的骨折,采用恰当的方法就可以使患者的骨折部位正常愈合,但是对于如胫骨下1/3处等特殊部位的骨折,如果治疗方法和手段不合适,会使骨骼恢复速度变慢,不易愈合[1],也成为了骨科中治疗的难点之一[2]。但是由于用于接骨的中药种类繁多,秘方也丰富多彩,选择科学有效的药物和方法至关重耍[3]。本文对采用补肾活血中医疗法治疗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研究,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10例骨折患者,随机将他们平
3、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中,男27例,女28例,年龄15〜60岁,平均年龄(34.5±5.8)岁;观察组中,男29例,女26例,年龄16、61岁,平均年龄(34.9±6.2)岁。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和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均为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1.2.1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给予肌肉注射金葡素注射液(浙江耀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1次/2d,疗程3个月。3个月后观察他们的骨骼恢复情况。1.2.2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补肾活血疗法治疗,给予温水服用伤科接骨片(大连美罗中药有限公司生产),3次/d;同时服用由三七、龟板、续断、菟丝子、杜
4、仲、红花、乳香、牛膝、没药、山茱萸、炒土鳖、熟地、自然铜等中草药以合理的剂量加水煎煮后取汁150ml,早晩2次/d,疗程3个月。3个刀后观察他们的骨骼恢复情况。1.3疗效判定无效:骨痛时间和程度没有得到改善甚至更加严重,X线检查骨折部位也没有改善;有效:骨痛时间和程度减少均大于50%,X线检查骨折部位基本达到愈合标准;显效:骨痛症状基本消失,X线检查骨折部位完全愈合,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总有效率二显效率+有效率[4]。1.4统计学分析木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
5、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91%,在有效治疗的两组患者中,观察组的显效率为56.36%,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2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见表lo3讨论现代的医学界普遍认为能够使骨折的骨骼愈合的首要条件是骨膜下血肿的成骨o理气活血类的屮药药物能够加强血液和骨骼中柠檬酸的含量,而柠檬酸不仅能够促进隔着修复过程中钙盐的沉积,也能够辅助软骨痂转化为钙化骨痂。通过实践证明,中药能够溶解血液中存在的可以形成血栓的纤维蛋口原,能够降低血液黏度、扩张血管,还可以改善血液的微循环和使成骨细胞中的样细胞合成骨
6、基质。骨基质可以通过钙化形成对骨折有修复作用的骨组织。因此,补肾活血类的中药对沉积骨痂矿物质有促进作用,对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有增强活性的作用,可以降低骨吸收,加速骨成型,能够帮组骨骼的愈合。研究结果的数据显示,采用补肾活血中药治疗骨折的观察组患者,骨折的疗效和恢复程度比较高,有效率为36.36%,显效率为56.36,总有效率为92.73%,明显高于总有效率为70.91%的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o通过观察本文对照组和观察组110例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后分析发现,采用屮药补肾活血疗法的患者骨折愈合吋间短于对照组,骨骼愈合的平均速度高于使用西药治疗
7、的对照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也好于对照组,说明了采用补肾活血疗法治疗骨折患者是一个很好很实用的良方。参考文献:[1]向科明,赖洪华,陈国远,等•补肾活血法治疗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2011,17(3):395-397.[2]石瑛,吴健康,徐震球,等•补肾活血法在骨质疏松性骨折早期运用的临床观察[J]•上海屮医药大学学报,2007,21(4):23-25.[3]王维佳,许林薇,俞杭平•补肾活血中药促进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8,4(9):36-3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