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压力的关系研究

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压力的关系研究

ID:46799182

大小:7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27

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压力的关系研究_第1页
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压力的关系研究_第2页
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压力的关系研究_第3页
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压力的关系研究_第4页
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压力的关系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压力的关系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压力的关系研究摘要:文章采用《主观幸福感问卷》和《研究生心理压力源问卷》,探讨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压力的关系问题。结果表明:研究生的心理压力对其主观幸福具有较好的影响。关键词:硕士研究生;主观幸福感;心理压力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5)12-0058-03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Well-being,简称SWB)作为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概念,是个体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肯定性的评价,由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三个维度构成。主观幸福感具有三个特点:(1)主观

2、性,以评定者内定的评价标准而非他人或外界世界建立的评价标准为准则;(2)相对稳定性,主要测量个体长期的情感反应和生活满意度而非其短期的表现,这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值;(3)整体性,个体对其生活质量整体性的评估,是个体衡量生活质量的一种综合性心理指标[1]。随着研究生招生比例的扩大,研究生的数量成几何数据的增长,大量海外留学生的回国,社会的竞争越发激烈,研究生面临的來自就业与前途、学业、经济等各方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而心理压力过大极易造成心理健康问题以及生活不适应,这些年高校发生的众多突发性个体负面事件,心理问题是其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索。本文从积极心理

3、学的视角,对当代研究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压力的关系展开深入研究,通过分析了解研究生主观幸福感及心理压力的总体状况,找出减轻心理压力,提高主观幸福感的对策,从而提高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一、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本研究采取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在湖南农业大学、南华大学、湘潭大学、长沙理工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五所湖南高校中抽取了540名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91份,回收率为90.9%,其中女生267名,男生224名;一年级274名,二年级118名,三年级99名;家庭经济状况较好63名,一般370名,较差58名。(-)研究工具1•主观幸福感

4、问卷(SWB)o该问卷采用苗元江自编《综合幸福感问卷》(MHQ)中的主观幸福感模块,包括生活满意度、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三个经典指标,三个量表采用七级计分。问卷的Cronbacha系数在0.6742-0.91056之间,分半信度系数在0.6603-0.8835之间,说明各分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2]。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84o2•研究生心理压力源问卷。该问卷是刘颖自编的问卷,该问卷包括32个项目,7个因子,即:就业与前途、学业、经济、婚姻爱情、家庭关系、人际交往、其他,每个项目采用五级计分。验证性因素分析证明该量表的理论结构模

5、型拟合良好,该量表的a系数和分半信度分别为0.9148、0.9496,说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3]。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致性系数为0.884o—、研究结果(-)研究生主观幸福感水平的总体状况研究生主观幸福感得分(85.09±13.71)分,生活满意度得分为(22.13±5.78)分,正性情感得分为(2&11±6.78)分,负性情感得分为(34.85±5.18)分。主观幸福感问卷采用的是七级计分,生活满意度维度的中间值为20分,正性情感及负性情感维度的中间值均为24分,主观幸福感中间值为68分。从得分来看,研究生的生活满意度得分稍高于均值

6、,正性情感、负性情感两个维度的得分均比较高,主观幸福感处于屮等偏上水平,但个体之间的主观幸福感存在较大的差异。(-)不同研究生群体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比较表1不同研究生群体的主观幸福感差异分析(土s)注:*表示P<0・05,**表示P<0.01,***p<0・001。(下同)对不同研究生群体的主观幸福感差异分析,结果表明(见表1),不同性别研究生在主观幸福感总分及负性情感上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在正性情感维度上的平均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1女研究生得分高于男性;不同年级研究生在负性情感上得分存在

7、显著差异,且研二得分最低;不同家庭经济状况研究生在主观幸福感总分上存在极显著的差异(P<0.01),在生活满意度及正性情感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按照均值大小排列顺序为:一般〉较好〉较差。(%1)研究生心理压力的总体现状研究生心理压力源7个因子按因子均分排序,前三位是:学业(2.67±0.64)分,就业与前途(2・67±o.64)分,经济(2.27±0.65)分,其次是家庭关系(2.05±0.51)分,其他(1.91±0.73)分,婚姻爱情(1.54±0.71)分,排在最后的人际交往压力(1.52土0.58)分。(%1)不同

8、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压力水平比较表2不同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压力差异分析(土s)对不同研究生群体的心理压力差异分析,结果表明(见表2),男研究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