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774608
大小:68.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27
《激发科学探究兴趣发展学生探究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激发科学探究兴趣发展学生探究能力摘要:科学探究是科学的本质特征,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科学探究活动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主要途径之一。它不仅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科学知识,更好地掌握科学方法,还可以使学生得以亲身体会科学精神的实质,培养学生的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文从实验情境的设置、演示实验的改进、情境实验的开发和探究实验的设计四个方面,对新课程下的初中科学实验教学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思考。关键词:初中科学实验教学科学探究《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发
2、展学生的科学素养离不开科学的学习过程。科学的核心是探究,科学探究活动是培养科学观念与能力最关键的途径,也是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最有效的手段。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应当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注意从学生熟悉的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联系生活实际,充分利用各种器具和材料开展活动。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是学习科学最直接和持久的内部动力,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初中科学教材中安排了许多实验。但是一般来说,学生从书发到手就已经开始翻看书上的实例与实验,虽然还不太懂,但这会造成学生对今后的学习缺乏新鲜感。如果一味地照本宣科
3、,就很难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了。因此,教师需要突破教材,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重创设学习科学的情境,激发其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1•设置实验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初中学生的特征就是有好奇心、爱动手,学习时受兴趣的影响程度很高。如果他对一个问题兴趣不大,就会懒得动手、动脑。探究性学习的倡导者萨奇曼认为,只要有一个能集中学生注意力的焦点,学生享有探究的自由,加上一个容易引起反应的丰富的环境,学生就能开展探究活动。为此,我们要为学生创设一种有利于引导他们主动学习的新奇的实
4、验情境。在讲“安全用电和人体的导电与电阻”时,笔者引入了一个实验。如图1所示:我先把窗帘拉起来,让教室暗一点。让甲同学站在木凳上,用测电笔测插座上的火线,测电笔发出红光。然后,让乙同学用测电笔测木凳上的甲同学的脸,测电笔同样也发出红光。乙同学大叫:"XXX同学带电。”其他同学也非常惊奇,甲同学却没有感觉。怎么回事?我给同学们每人发一支测电笔,两人一组,让他们自己体验一下。这个实验引发了学生们很多的问题。我让学生进一步探究:测电笔为什么会发出红光?如果乙同学把测电笔倒过来,测木凳上的甲同学的脸时,或
5、木凳上甲同学来测乙同学,测电笔会发出红光吗?这又是谁“带电”?这个实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查资料,设计实验并找答案,他们从探究过程中学到了不少知识。这样获得的知识,学生很难忘记,因为是学生自己主动探究获得的。又如,在讲“惯性”一课时,我用鸡蛋来做被观察的物体。实验中,学生担心鸡蛋会滚下来,他们的眼睛很自然地就被吸引到讲台上来了。还有“纸盒烧开水”、"楼梯开关”、“万花筒”、'‘小潜艇”、'‘不倒翁”、“试管煮鱼”等等小实验,都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像这样的小实验很多,这
6、些有趣的实验会深深地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也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进入探究情境,有时甚至忘记了下课。2•改进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参与实验传统的演示实验,教师与学生之间是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只负责看,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就很难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那么通过观看演示实验得出的教学结论在教师看来是'‘显然的”,而对学生来说却是'‘茫然的”。如能将一些演示实验进行改进,让学生参与进来,去自主探索、讨论、分析,则学生对课本知识的认识会很深刻,还会从中悟出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生兴趣很高
7、。但在第二节课讲测量大气压时,由于教材对水银气压计的原理降低了要求,只是展示了福廷式水银气压计,学生不知道760mm汞柱怎么来的。笔者在这里引进一个改进的托里拆利实验,即将整个托里拆利实验器具用自制的有机玻璃罩密封起来,罩背面画有高度表,可以读取水银柱的汞高,罩边上装有通气管。如图2、3:在教学“大气压”时,第一节课做了很多吸盘实验,在没有罩玻璃罩之前,学生对于托里拆利实验就很惊奇。水银柱为什么不下来?什么力支撑着它?笔者先让学生自己猜想、探究。学生小组讨论后会提出:凭什么说这水银柱是大气压作用的
8、结果呢?我就引导他们:大气压在晴天和雨天、夏季和冬季会不同,水银柱也会有升降。但是短时间怎样改变和证明呢?笔者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去观察气压在小范围内怎样变化。然后依照学生设计,拿出玻璃罩,将托里拆利实验器具放入玻璃罩密封起来。让学生自己体验:通过通气管用嘴吹气、吸气,就可以使水银柱升高或降低2〜3厘米,最高甚至可以达到5厘米以上。学生非常惊奇:真的是气压作用?于是每个同学都想吹一下。体验完后,学生的探究兴致非常高。通过进一步追根寻底的积极探究,学生对760mm汞柱产生的原因也理解得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