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755924
大小:6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7
《浅谈新时期如何搞好农田水利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新时期如何搞好农田水利建设摘要:当前形势下我国农田水利建设要围绕一条主线,坚持五项原则,健全五大体系,落实八项措施。关键词:五项原则;健全体系;八项措施中图分类号:TV5文献标识码:A1.围绕一条主线以建设现代新型农田水利为主线。现代,是指其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适应。新型,是指其以正确处理人水关系的辩证博弈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统筹解决水问题的资源水利观为指导。2、坚持五项原则2.1、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防止水对人的伤害的同时,防止人对水的伤害,当前主要是防止人对水的伤害。不仅要注重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2、更要注重水资源的节约保护;不仅要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要注重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2.2、水利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水利要支撑和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也要充分考虑水资源条件和承载能力,当前主要是从山东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现实出发,量水求发展。变以水资源需求主导供给为以水资源供给主导需求,根据水资源状况调整经济结构,确定生产力布局、产业结构和生产规模。2.3.农村与城市、工业互补共进农村特别是郊区要自觉当好城市、工业的水源地,农田水利建设要越来越多地搞一些恢复自然生态、涵养保护水资源和生态水环境的项目。城市、工业要
3、自觉做好培植农业的工作,建立对农业的补偿机制,以城补乡、以工补农,形成城乡一体、良性互动、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局面。1.4、现实利益与根本利益内在统一农出水利建设要适应社会进步,逐步从以重利益为主要特征的生产型水利,转变为以重公益为主要特征的生态型水利。在一定时期内,农田水利建设仍要突出经济效益,以与“三农”问题关系重大、农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重点。从长远来看,农FT1水利建设的公益I生质将越来越明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将成为主导,农出水利建设也将最终成为国土整治、生态与环境修复的重要组成部分。2.5、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有机结合
4、在今后一定时期内,由于政府财力冇限,不可能把农田水利建设包揽下来,但是也不能完全靠农民的力量搞农田水利建设,必须使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有机结合。3、健全五大体系健全完善真正体现农出水利特色的工程体系:(1)以大中型河道、水库、调水工程和重要湖泊、湿地为主构成的区域防洪抗旱减灾体系。(2)以沿海防潮堤、防潮涵闸为主构成的沿海防风暴潮体系。(1)以小微型河、沟、库、塘、泉、窖、井、渠为主构成的FT1问灌排体系。(2)以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区段计量、农业“三灌”为主构成的节水增效体系。(3)以水污染防治、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回灌补源工程、湿地
5、、绿地为主构成的水生态与环境保护体系。4、落实八项措施4.1、提高思想认识,坚持不懈地开展农m水利建设提高思想认识,全民是基础,领导是关键。要把农出水利放到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认真研究,科学决策,周密部署,变“大灾大干、小灾小干、无灾不干‘‘为'有灾无灾一样干”;要采取各种冇效的宣传形式;要使社会各界和公众不断了解水资源家底,增强水的忧患意识和防洪减灾意识,转变落后的用水观念和用水习惯;要大力宣传和推广科学用水、节约用水的好方法、好经验,加强舆论监督,在全社会形成节约用水、合理用水、防治水污染、保护水资源的良好的生产和生活方式。4.
6、2、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新型农田水利建设管理体制。(1)加强领导,建立责任制。应建立各级目标责任制,并制定相应的奖罚制度,将工作任务层层落到实处,将组织开展农m水利建设的成效作为各级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2)部门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农田水利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部门很多,各部门应积极参与,团结协作、各负其责,形成合力。(1)转变组织方式,改进工作方法在我国加人世贸组织和农村税费改革的新形势下,各级政府要转变角色。4.3、实行分类指导,推广新典型,探索新路子。(1)根据地区差异,确定主攻方向。山东省多年来形成的三大区域的治水
7、路子被实践证明是符合当地实际的,应坚定不移地继续实施,并根据形势变化进一步调整完善。(2)根据“先急后缓、长短结合”的原则,确定工程重点。(3)根据结构调整的要求,确定工程布局。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农出水利建设在布局上必须在保证粮食安全和维护生态的前提下,按照高效优质农业的要求来考虑。4.4、坚持依法治水,健全完善水利政策法规。在认真贯彻执行《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水污染防治法》等国家法律的基础上,加强配套法规政策的建设,形成较为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严肃查处和打击农村水事违法案件,规范水事活动,
8、保障水事秩序。依法足额征收各项水利规费。完善农田水利建没分级负担、受益负担、分级管理、收益补偿等政策,划分事权,明确责任。以水资源管理为重点,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4.5、拓宽投资渠道,切实加大农m水利建设的投人总量。适应新形势要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