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汉语教学中的识字教学法

浅谈小学汉语教学中的识字教学法

ID:46755363

大小:5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7

浅谈小学汉语教学中的识字教学法_第1页
浅谈小学汉语教学中的识字教学法_第2页
浅谈小学汉语教学中的识字教学法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汉语教学中的识字教学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汉语教学中的识字教学法【中图分类号】G62.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3-0-01小学生识字、写字教学是民族小学汉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汉语课程标准》在教学中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教学都重视识字,基本上新课改的每一篇课文在学习目标中都耍有这一点,那就是让学生能认识生字,会写生字。还提出培养学生对汉字以及汉字学习的态度和情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由此可见,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然而识字过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那么,教师在教学时怎样才能提高孩子

2、的兴趣,怎样让他们在兴趣盎然屮边玩边学呢?我认为可采用以下儿种趣味识字的方法:一、加一加,减一减识宁法引导学生变换形式,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促进学生的重要措施。游戏是孩子乐意为之是活动。游戏能激发起他们学习和识记汉字的浓厚兴趣。“加一加”“减一减”识字法。课堂上,每个孩子都会积极参与到“神奇的魔术”中,女口:“日”加一笔是:“田、白、目、旦”,“口”加两笔是:“山、古、只、叶”,“木”变1BT:“本、禾、术、未”。“二月朋”,“小+大”是“尖”,“不+正”是“歪”,“口+月”是“明”,“一+大”是“天”等。学

3、生在练习本上写一写,马上就能写出这些字。尽管学生的识字方法还不成熟,有些甚至述幼稚可笑,但学生自己动脑识记的过程却是非常重要的,他是对汉字的再造想象过程。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牛的动性,提高了识字效率。二、巧身体语言儿童以形象思维占得地位,有意注意才能K久维持,直观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识字教学中,利用适当的动作表情等直观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更容易地领会和学握知识,对于提高学习效率冇重要作用,如:在教“扔”字时,请同学们把自己不要的纸屑扔到垃圾筐里,一边扔一边念:“小刖友,爱护环境

4、,纸屑、果皮不乱扔”。教“拉”字时,我请同坐的两位同学起来,各口伸出一边手,然后表演拉拉手的动作,一边表演一边念:“小朋友,拉拉手,你是我的好册友”,这样一表演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学生在轻快地表演中不仅学会了“扔”和“拉”字的字音,还了解“扔”和“拉”字的意思。三、巧用规律方法来识字教学是动态形式呈现出来,而结果则以静态形式存在与学生的主观世界中,为了孩子们都想学、都会学。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汉字的方法与规律,首先鼓励孩子们结合字的意思认识字的形旁,读准字的读音,再读声旁,形象地了解

5、什么是“形旁”和“声旁”,逐渐渗透“声旁表音”和“形旁表意”的功能。这样的字很多,女m“园”(四周都有栅栏的花园),“撕”(用手撕)等等。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孩子们区别许多形声字组:喝(用口喝),渴(口渴);踢(用脚踢球),提(用手提东西);优(这个人很优秀),忧(心中忧伤)等等。在形声字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分析形声字形旁的表意功能,如在教“打、提、抱、扔”,“踢、跑、跳、跃”两组形声字的教学屮,先后分析并要求学生区分“提手”旁和“足”字的表意功能,告诉孩子们“提手”旁表示与手有关的意义,“足”字表示与“脚”

6、有关的意义。孩子们区分了这些部首,能很好地掌握带有“提手”旁和“足”字旁的汉字。四、巧用猜谜语的方法来识字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学生才能主动愉快的学习,才能在课堂上发挥主动作用。中低年级儿童喜爱猜谜语,如果能认儿童把某些识字内容编成谜语,通过猜谜语來巩固所学的知识,既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根据字形的特点用猜谜语识字更能激发学生的情趣,活跃学生的思维。教学时,我用猜谜语的形式出现,我先出谜面。如:“告”,一口咬掉牛尾巴;

7、“量”,太阳下边一横长,里字下边放;“春”,三人同H去采花;“喜”,一口吃掉十粒豆豆;“IH”,新的东西用过一H就变成旧的了;“出”,翻过两座山,总会找到出路;“美”,羊字没有尾巴,大字在底下。孩子们很快的猜出这些字,猜出谜底的同时也记住了这些字。以上谈到的是识字教学屮的几种常见的方法,此外,还冇“画画”、“换衣服”、“找刖友”等。总之,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耍根据汉字的特点选择适应的教学方法,不断创新,努力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Z爱学、乐学、会学、学得更快,学得更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