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孔子文质观论文

浅谈孔子文质观论文

ID:46751548

大小:5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7

浅谈孔子文质观论文_第1页
浅谈孔子文质观论文_第2页
浅谈孔子文质观论文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谈孔子文质观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欢迎阅读】浅谈孔子文质观论文《论语》用到“文”的地方很多,含义也不一样,或泛指礼乐文化或制度:“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以下就是由XX为您提供的浅谈孔子文质观。诗书礼乐等典籍:“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子罕》)或指礼乐的教化:“文之以礼乐。”(《宪问》)“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孔了用到“质”的地方较少,其意主要是指人的善的天性或精神。孔子文质并提,是从做人来说的,都和”君子”有关。“文”"质”并提在《论语》中有两处:一是:“子曰:&lsquo

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二是:“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驯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豺之粹犹犬羊之鞍。”(《颜【欢迎阅读】渊》)后者虽是子贡所言,但其观点是孔子所授。这两段话都是讲人的修养问题。“文”是指人经过学习和自我修为后所表现出来的风采,“质”是指人的内在的品性。孔子发现了它们的相互联系,并从理论上阐明了“文”与“质”的关系,认为二者要相辅相成、和谐统一。孔子文质观对屮国古代文学的影响孔子

3、的文质观奠定了中国占代文学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成为文学史上历次变革的主要依据。例如,唐代古文运动之所以至韩、柳始成,主要是因为韩、柳在批判继承古文运动先驱之文论的基础上对儒道进行了全面的清理,提出了许多反传统观念的新解,以文章内容的变革带动形式的变革,使“文以载道”说产生了实践意义,并在理论上趋于完善。汉代王充便作了这方而的阐发:“或曰:‘士之论高,何必以文?'夕答曰:‘夫人有文,质乃成。物有华而不实,有实而不华者。易曰:圣人之情见乎辞。出口为言,集札为文,文辞施设,实情敷烈。”(《

4、论衡•书解》)“有根株于下,有荣叶于上;有实核于内,有皮壳于外。文墨辞说,士之荣叶皮壳也。实诚在胸臆,文墨着竹帛,外内表里,自相副称。意奋而笔纵,故文见而实露也。”(《论衡•超奇》)认为内容与形式是相辅相成的,但并不认为是等量齐观的。“文丽而务【欢迎阅读】巨,言眇而趋深,然而不能处定是非,辩然否之实。虽文如锦绣,深如河、汉,民不觉知是非之分,无益于弥为崇实之化”(《论衡・定贤》)。王充认为,内容和形式相比,内容起着主导的、决定性的作用。若不顾及内容,一味追求形式美,则无论其辞藻如何美,皆是不可取的。当然,重

5、视内容,并非不要形式,因为“人有文质乃成”,关键在丁“外内表里,自相副称”。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了浅谈孔子文质观,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