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后张法铁路T梁预应力施工

浅谈后张法铁路T梁预应力施工

ID:46750422

大小:7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7

浅谈后张法铁路T梁预应力施工_第1页
浅谈后张法铁路T梁预应力施工_第2页
浅谈后张法铁路T梁预应力施工_第3页
浅谈后张法铁路T梁预应力施工_第4页
浅谈后张法铁路T梁预应力施工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后张法铁路T梁预应力施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后张法铁路T梁预应力施工摘要:后张法预应力铁路简支T梁在当代铁路建设屮得到广泛应用。预应力施工是T梁预制的核心部分,文章主要阐述了预应力计算、校核、预应力施丁操作要点以及应注意事项。关键词:铁路T梁;预应力计算;施工工艺预应力张拉施工作为T梁施工屮的核心技术,其施工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T梁结构的抗裂性、可靠性,甚至影响到桥梁结构的使用安全性,对桥梁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预应力张拉施T要在预应力钢束隐蔽之前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因此必须进行精确的计算、止确的操作方法和严格的施工工艺。1预应力施工操作要点《客货共线铁路预制后张法

2、简支T梁(角钢支架方案)》通桥图纸所设计的后张法铁路T梁,张拉锚固体系釆用自锚式拉丝体系,锚具采用夹片式锚具二次张拉工艺。现根据此设计进行如下施工操作。1.1钢绞线制束备料:领取经复验合格的钢绞线,运至制束场地,立放在地上。在制束场地上设置放线框架和摆放槽钢,放线架主耍起约束作用,并在槽钢内作出准确的下料长度标记。下料截断:钢绞线拉到规定长度,在切割口两侧各30mm处先用铁丝绑扎,用砂轮切割锯切断,严禁使用电切割和气切割,以免损伤钢绞线。钢绞线的下料长度可按下式计算,并通过试用后进行修正:L=L1+2L2+2L3+2L4式屮:L—钢绞线

3、下料长度(mm);L1—管道长度(mm);L2一锚板厚度;L3—T斤顶工作长度(油顶高度+限位板的有效高度);L4—长度富余量,可取lOOmmo编束:按每束规定根数和长度,用22号铁线编扎,两头距端头5-lOcm处用两根铁线绑扎。其余每隔2.0m绑扎一道,使编扎成朿顺直不扭转。成束后,以直线状态按梁跨分类存放于垫木上。搬运时,各支点距离不得大于3m,端悬长度不得大于1.0mo1.2千斤顶的校正㈠千斤顶标定要求:有效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在张拉作业前必须经过校正,确定其校正系数。除此之外,千斤顶在下列情况下还必须重新进行校正:已张拉作业达20

4、0次。千斤顶使用过程屮出现异常现象时千斤顶经过拆修之后。㈡千斤顶的校正方法:千斤顶与已校正过的油压表配套编号。千斤顶、油压表、油泵安装好后,试压三次,每次加压至最大使用压力的110%,加压后维持5min,其压力下降不超过3%,即可进行止式校正工作。顶压机(压力环)校正法:将千斤顶放在压力机(压力环)上,开动油泵,使千斤顶顶压试验机(压力环),测读千斤顶或油泵上油表读数(精度0.40级标准油表)及相应压力机的标示读数,重复三次,取其平均值。校正系数计算公式如下:注:校正千斤顶用的压力机(压力环)必须在有效期限内,效验有效期为一年。千斤顶校

5、正系数K大于1.0且小于1.05时,则按实际数采用;如校正系数人7*1.05或小于1.0时,则该千斤顶不得使用,应重新检修并校正。1.3预应力张拉条件㈠初张拉:当梁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30+3.5Mpa,拆除模板后,方可进行初张拉。初张拉后梁体方可吊离台座。张拉数量、位置及张拉值应符合设计要求。㈡终张拉:张拉前实施混凝土强度、弹性模量、混凝土龄期“三控”:即张拉前梁体混凝土强度及弹性模量均应达到设计要求,且龄期不少于14d0T梁终张拉的混凝土强度应达到58.5MPa(即:55MPa+3.5MPa),混凝土弹性模量Ep应达到36GPa

6、后方可进行。104预应力张拉程序初张拉:0-初应力0.2ok(测油缸外露§油钢初与夹片外露§夹片初)一张拉至初张拉设计要求的控制应力(测油缸外露§油钢K与夹片外露§夹片K)—回油、锚固。终张拉:0—初应力0.2ok(测油缸外露§油钢初与夹片外露§夹片初)一1.0。k(测油缸外露§油钢K与夹片外露6夹片K、持荷2min)-2-3Mpa时测油缸外露长度一回油、锚固。经初张拉过的钢绞线张拉:0—初张拉控制应力(测油缸外露§油钢初与夹片外露§夹片初)一1.0。k(测油缸外露§油钢K与夹片外露§夹片K、持荷2min)->2-3Mpa时测油缸外露长

7、度一回油、锚固。实际施工伸长值二(8油钢K+§夹片K-§油钢初-5夹片初)。如果实测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Z差超出±6%,须查明原因,重新进行张拉。2预应力计算及校核2.1计算公式及参数依据2.1.1计算依据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式中:AL—理论伸长值(mm)一预应力张拉端控制应力(MPa)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0——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得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Z和(rad)u——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IT——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P——预应力

8、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L预应力筋的长度(mm);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MPa)。2.1.3计算参数设计采用标准强度fpk=1860MPa的低松弛高强度钢绞线,公称直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