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后殖民批评

浅谈后殖民批评

ID:46750414

大小:6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7

浅谈后殖民批评_第1页
浅谈后殖民批评_第2页
浅谈后殖民批评_第3页
浅谈后殖民批评_第4页
浅谈后殖民批评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后殖民批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后殖民批评【摘要】纵观中国自古至今以来对待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的态度,以及结合各民族文化的纯粹性这一概念和东西文化势差的存在,來分析屮国的后殖民批评的民族主义立场。从而得出一个结论:想耍使中国的后殖民批评和文化身份不面临失语的危险,我们就必须切实结合本土文化的现实状况,不能一味的批判后殖民,也不是急功近利的急于继承或者抛弃民族传统文化,而是如何坚持对现实文化境遇的关怀问题。不然我们的后殖民批评将会出现语境与方法双重失重的尴尬状况。【关键词】后殖民批评;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文化的纯粹性;文化势差;偏执的本土主义;失语的危机;现实文化境遇后殖民批评源起1979年哥伦比

2、亚大学教授爱德华?赛义德(EdwardW.Said)《东方主义》(orientallism)—书的出版今天的后殖民批评家和研究者多把这一事件看做后殖民批评产生的标志。后殖民主义批评在1993年被译介到中国。而后,在中国的艺术批评领域中,后殖民理论为中国的艺术批评家广泛借用,在各种杂志、期刊数据库和网站上,我们可以检索到大量基于后殖民的评论类文章,尤其在当代艺术领域,后殖民艺术批评的的讨论也日渐激烈,其重耍性口不待言。尽管后殖民艺术批评和对后殖民理论进行的专项研究越来越多,但仍然有很多问题有待澄清和进一步研究。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更好的将后殖民话语下的问题放到中国的具

3、体情景中,或者说如何将后殖民理论更好的与中国的本土艺术结合以提升本民族文化的先锋性。纵观中国自古至今以来对待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的态度,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立场,甚至有些政策还存在着朝令夕改的嫌疑,可以说是非常矛盾的。比如五四新文化运动时,这种状况就体现的非常明显:对于一个闭关自守达数千年的中国农耕社会,民族主义意识根深而蒂固。更重要的是,文化上的民族主义和政治上的爱国主义在中国人的意识里始终水乳难分地纠缠在一起,在很多时候,文化上的民族保守主义就等于政治上的爱国主义。因此,在西风东渐的近现代历史上,中国文化界时常出现鲁迅所说的“搬动一把椅子也耍流血”的政治事件。在改革

4、开放后,屮国接触到的西方世界越来越丰富,在黑猫白猫的政治论调下,以及在一种强烈的落后焦虑和身份焦虑的状况下,国人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和借鉴几乎达到一种痴狂的态度。究其背后的原因和目的,仍然是为了富国强兵,振兴屮华。直至今天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东西文化的交流更是无法避免的。我们伟大的祖国想要强大就必须跟异质文化的国家交流。但在这种交流中又始终都有所顾忌,战战兢兢,牛怕在这种交流中民族文化被异质文化潜移默化的吞噬和消解掉。这是发展中国家面对发达国家时一种非常复杂的心态。就如同男女之间的关系那样充满暧昧,充满了博弈。在经济、科技等硬实力上的落后最终导致了文化这一软实力上的弱势地位。

5、虽然中国的当代艺术通过自己的努力已经有了一定的发(下转第137页)言权(righttospeach),但话语权权利和权力(rightandpower),仍然掌握在西方国家手里。应该说,我们对西方文化的借鉴和接受是一种被动、被迫的选择。总而言之,我们希望在达到富国强兵的目标时最大限度地保持中国文化的纯粹性,尤其要千方百计地维护中国文化的灵魂和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在某种程度上说,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不纯粹的,都或多或少的移植了其他异质文化的精神气质①。文化纯粹性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更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在今天全球化语境的逼迫下,更难找出一个确定的、本质的“民族文化”概念。

6、例如从中国的标志性文化一一佛教的产生和演变过程来看,佛教的教义是从奥义书哲学中引申而出的,佛教神话也多是从印度传统神话谱系中发展而来的。由此看来,中国的佛学文化也并非是纯粹的。在艺术领域,虽然我们早在近百年前就引进了西方油画,但油画的“民族化”始终是屮国油画家试图解决的首耍课题。林风眠的艺术作品就是吸收了东西方艺术精华自然巧妙融合的独特创造。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但重要的是怎么样把异质文化的先锋性内化到自己的民族文化中提升本民族文化的精神气质和先进性。笔者个人认为,林风眠就是一个很好的成功的范例。并且,把中国当代绘画创作放在东西方艺术交流的大背景下重新审视,也随处可见当

7、代中国绘画创作对西方古典与现代绘画移植与变异的痕迹。后殖民批评的民族主义立场,尽管可以很好的清东方主义的概念和西方霸权,但有时也会容易造成对现实问题的歪曲。因此我们在进行后殖民批评这种话语的同时,不能一味的对西方文化进行片面职责,而应当切实深入到中国的现实问题里去。从这个意义上讲,民族主义所捍卫的那种具有本质属性的民族性,已经面冃全非,己经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变得不再纯粹。那么对这样一种民族性的坚守便是值得怀疑的。如果一种文化的影响已经内化到另一种文化里面,并造成了深刻的影响,具有合法性,那么一味的排斥批判就是脱离现实的,不理性的②。事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