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代图书管理制度考略

浅谈古代图书管理制度考略

ID:46750111

大小:6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27

浅谈古代图书管理制度考略_第1页
浅谈古代图书管理制度考略_第2页
浅谈古代图书管理制度考略_第3页
浅谈古代图书管理制度考略_第4页
浅谈古代图书管理制度考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古代图书管理制度考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古代图书管理制度考暁摘要:古代图书管理政策,研究古代皇权思想统治下的图书藏书之策以及图书生存与发展。关键词:图书藏书之策管理机构思想统治中图分类号:G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7-0045-02图书是物质形式,同时又是意识形态,反映着一定丿力史时期人们的立场、观点、思想和感情,关系到国家政权的稳定和社会文化风尚的纯正。因此,历史封建统治者都对图书生产和流通高度重视,建立了一系列极其严格的并有利于“政教风化”的图书管理制度和不同级别、不同形式的图书管理机构,促进图书事

2、业在顺应皇权政治的前提下“健康”发展,而对那些反抗皇权政治的图书及其作者、经营书肆则而封杀,其至株连九族,其手段十分残忍。一、古代图书的管理政策西汉,“书缺简脱,礼崩乐坏”。于是,汉武帝推行一条“建藏书之策,置书信之官,下及诸了传说,皆充秘府”(《汉书?艺文志序》)的图书管理政策,开展了图书征集和典藏改进工作,而且成效显著,据《太平御览?七略》记载,当时出现了“外有太史、博士Z藏,内侧延阁、广内、秘府之室”的盛况。东汉,朝廷仍然提倡“独尊儒术”,将刊刻熹平石经立于东都洛阳学宫,以便树立儒家经典的范本和规范

3、儒家经典的文字。这自然是图书生产和流通的强化政策。唐代,民间私印历书盛行,有违敬授之道,于是皇帝严令禁止。《全唐文》记载,唐大和九年(835年),冯猪出使剑南两川及淮南道,见有私E卩历书贷卖者,认为“有乘敬授之道”,故上疏呈请禁印。同年,唐文宗下达了“敕诸道府不得私置历日板”的禁令。宋代,战事频繁,始终同北方少数民族处于对立的状态。为了防止国家军政机密外泄,元祜五年(1090年),宋哲宗根据苏辙的建议,颁布了对刻书事业的管理纲领:“凡议时政得失、边事军机文字,不得写录传布;木朝会要、实录,不得雕印,违徒二

4、年,告者赏缗钱十万;内国史、实录仍不得传写;即其它书籍,欲雕印者,选官详定,有益于学者方许镂版,候印讫,送秘书省,如详定不当,取勘施行;诸戏亵之文,不得雕印,违者杖一百。委州县监司、国子监觉察。”(《宋会要辑稿》)以后的历次禁书令,基本上都不超出这个纲领的范围。宋宁宗时期,《庆元条法事类》边对刻书做了严格的规定:“缘边事应密,凡时政、边机文书,禁止雕印”、“诸雕印御书、本朝会要及言时政、边机文书者,杖八十,并许人告”、“事及敌情者,流三千里,并许人告”。总之,宋代图书的各项管理政策是当时国家边境军申形势的

5、产物。元朝是外族政权,统治者为蒙古族贵族。汉族和蒙古帝国之间的斗争此伏彼起,连续不断,是贯穿元朝的社会矛盾。因此,元朝在图书生产、流通和收藏的管理上,主要集中在防止动员汉族反元、威胁政权的理论或舆论上,禁毁了《天文图》、《太乙雷公式》、《匕?历》、《推背图》和《五公符》等蛊惑民族情绪及民族斗争的图书。《大元圣政国朝典章》有相关的记载。明初,朝廷实行了免征书籍税的政策,加上书禁相対开放,连国史、宫史都可自由撰述。因此,屮央、地方和民间刻书事业欣欣向荣。但是,明朝政府对图书生产和流通十分关注。《人诰续编》记载

6、:“近监察御史丘野奏:所在翻刻印行者,字多讹舛,文不可续,欲穷治而罪Z。念民愚者多,况所颁之诰,字微画细,传刻之际,是致差讹。今特命中书大书,重刻颁行,使所在有司就将此本易于翻刻,免致传写之误。敢有仍前故意差讹,定所司提调及刊写者,人各治以重罪。”明嘉靖年间,福建的建宁书坊为了牟利,迎合时好,刻了一些科考书籍,因书中有一些文字讹误,并变通缩小版式,引起了提刑按察司的干预,令其“再不许故违宫式,另自改刊清代,为了巩固其满族贵族政权,对图书生产和流通采取了更加严格的管理措施,突出表现在推行禁书和文字狱政策上。

7、乾隆四十讥年(1780年),大学士四库馆总裁管翰林院事英廉和《四库全书》总纂官纪旳具折奏报:“将各省解送明代以后各书逐一复加检阅,详细磨勘,务将诞妄字句删毁净尽,不致稍有遗漏。兹据各交纂修等已全行阅竣,共看出应行销毁书一百四十四部,应酌抽毁书一百八十一部。”光绪八年(1882年),姚觐元在编制《清代禁毁书目四种》时,按照全毁、抽毁、应毁和违碍四种情况来收录,凡5400余种。此外,清朝统治者把触犯皇权的一切文字著述,视为“狂吠”、“异端”或“悖逆”,大兴文宁狱,置之重典,往往一案株连数百人。如“庄氏明史案”

8、、“徐骏狱案”和“吕留良之狱”等。二、古代图书的生产与管理机构我国早在夏、商、周三朝国家机构中设置了史官,负责收藏与管理政府书籍。秦朝设立太史令,学管国家秘书著作。西汉的“秘府”是国有图书的收藏地。东汉“石室兰台,弥以充积。又于东观及仁寿阁集新书。”(《隋书?经籍志序》)三国中的蜀、吴两国沿袭东汉制度,设立东观,收藏国家图书,而“魏氏代汉,采掇遗亡,藏在秘书、中、外三阁(《隋书?经籍志序》)晋朝设“大著作”,主管图书工作。唐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