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突状细胞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树突状细胞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ID:46741500

大小:77.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11-27

树突状细胞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_第1页
树突状细胞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_第2页
树突状细胞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_第3页
树突状细胞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_第4页
树突状细胞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树突状细胞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树突状细胞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张强综述关键词:树突状细胞;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册丑IIcelllungcRncer,NSCLC),包括腺癌、鳞状细胞癌、大细胞肺癌,占据了肺癌的大多数并口受弱传统治疗方式的限制,标准治疗方法的缺乏促进了NSCLC新疗法的研究和发展。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作为专职的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cell,APC),是机体免疫应答的主耍启动者,在免疫应答的诱导中发挥关键作用,为其川于癌症治疗开辟了新的道路。本文就近几年来有关DC的研究进行回顾,重点阐述NSCLC中DC的研究进展。1DC的

2、来源与发育1.1DC的来源DC主要起源丁骨髓中的CD34造血祖细胞。CD34造血祖细胞在各种细胞因子作用下分化为髓系和淋巴系两类前体细胞,关于这两大类DC的起源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髓系DC与B细胞(骨髓依赖性淋巴细胞)有共同的前体细胞和相同的早期发育阶段;而淋巴系DC与T细胞(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冇共同的前体细胞和相同的早期发育阶段?。另一•种说法是,髓系DC与单核细胞、粒细胞有共同的前体细胞;而淋巴系DC与T细胞和B细胞有共同的前体细胞。髓系DC和淋巴系DC的区分主要根据细胞是否表达CD8c~,髓系不表达CD8~x,而淋巴系表达J。但髓系DC和淋巴系DC的分化也存在相互交叉,两类

3、细胞的前体细胞均可分化为同一类型的DC,因此早期的造血前体细胞不能决定DC的类型1.2DC的发育DC前体细胞经过4个阶段分化为成熟的DC:骨髓和血中的前体DC、外周非淋巴组织中的不成熟DC、流出淋巴液和血液中成熟过程中的DC以及次级淋巴组织中的成熟DCI4joDc前休细胞进入外周血发育成未成熟DC,随血流迁移到机体各非淋巴组织,如皮下的朗格汉斯细胞和分布在心、肝、肺、肾、气管、肠道等器官的间质DC,该部位的DC细胞在受到抗原刺激后,逐渐迁移到外周淋巴器官(脾、淋巴结等)的T细胞区,发育为成熟DC并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刺激产生抗原特异性CTL细胞和辅助T细胞(TH)]O未成熟De具有一定的吞噬

4、作用,其自外周摄取局部抗原后袁型发生变化,通过淋巴途径向淋巴结迁移,并逐渐失去吞噬作用,同时抗原提呈能力增强。2DC的功能DC主要功能为摄取、加工并提呈抗原,从而参与宿主免疫应答。2.1识别抗原DC主要通过在细胞表面表达一定数量的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一recognitionreceptors,PRR)识别众多微生物中共有的、保守的致病原相关分子。Toll样受体(Toll—likereceptors,TLRs)是其屮一类重要的PRR?o1.2摄取抗原未成熟DC识别抗原后通过巨胞饮、受体介导途径和吞噬三种方式摄取外源抗原Jo巨胞饮方式是通过DC质膜皱褶形成大的囊泡,并依赖细胞骨架吞饮细胞

5、外的液体及溶解物,主要参与液体性抗原的摄取;受体介导方式是通过DC表面表达的甘露糖、Fc等受体介导抗原内吞,主要参与对含量很低的抗原的摄取;吞噬方式是像巨噬细胞一样通过吞噬摄取抗原,主要参与对固体大颗粒或微生物的摄取。2.3处理和呈递抗原DC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的能力収决于DC所处的分化阶段。未成熟DC—旦摄取抗原,加工并提呈至细胞表面后,就逐渐分化为成熟DC,同时丧失了捕获、加工和提呈新抗原肽段的能力。DC通过两种方式呈递抗原:一种是MHCII类途径,是DC呈递抗原的主要途径,外源性抗原被DC摄入细胞内,在溶酶体内被溶解成13〜25个氨基酸长度的肽段,同时,MHCII类分子在内质网屮装配成

6、li—,—B异九聚体,由高尔基体转送到溶酶体与该处带有免疫原性或主导决定簇的抗原肽相结合形成抗原肽/MHC复合物,被转送到DC表面,然后为CIMT细胞所识别。另一种是MHCI类途径,胞浆屮的内源性抗原被蛋白酶体摄取并酶解成8〜10个氨基酸长度的肽段,同时,内质网腔中合成MHCI类分子及P2微球蛋白,Z后被酶解的肽段进入内质网腔与MHCI类分子结合形成稳定的聚合体再被高尔基体运送至细胞表面,它为CD8T细胞所识别。通过以上两种方式,将抗原信息传递给T细胞,进而激活T细胞、促进T细胞增殖、发挥免疫效应。2.4其他功能除抗原提呈外,DC还参与诱导中枢和外周免疫耐受、参与T细胞亚群的分化、参与固有免

7、疫应答和参与调节B细胞功能等。3肿瘤浸润与NSCLC免疫逃逸逃避机体的免疫监视是包括肺癌在内恶性肿瘤的一大特征,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特定环境中,De介导了外周免疫耐受及肿瘤免疫逃逸现象。1.1TIDC介导的免疫耐受De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DC的发育阶段和成熟度,成熟的DC因为其高表达多种共刺激分子和黏附分子,主要诱导免疫激活。不成熟DC缺乏甚至不表达共刺激分子,体外激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锈力较弱,与免疫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