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农村小学问题学生心理成因及治对策

浅探农村小学问题学生心理成因及治对策

ID:46738333

大小:81.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11-27

浅探农村小学问题学生心理成因及治对策_第1页
浅探农村小学问题学生心理成因及治对策_第2页
浅探农村小学问题学生心理成因及治对策_第3页
浅探农村小学问题学生心理成因及治对策_第4页
浅探农村小学问题学生心理成因及治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探农村小学问题学生心理成因及治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探农村小学“问题"学生心理成因及矫治对策一、问题的提出近年来,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一部份后进学生的群体,他们在校内外的不良表现尤为突出。不思学习、任意逃学、欺小凌弱、吵嘴打架、损坏公物、偷窃刚钱、野宿不归家……。虽经老师多次教育帮助,仍屡教麼犯,引起学校和老师的关注。经过深入调查、了解、分析后,知道这些学生有一部分来自于不健全的家庭,有的是受到社会不良习气的影响。据我们对全校678名小学生调查来看,全校有将近五十名同学的心理出现了严重的障碍,在校经常违反校纪校规、让学校教师难以管束。看来这类学生教育问题不容忽视,转变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问题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血前。教育

2、家卢梭说:“每一个人的心灵有它自己的形式,必须按它的形式去指导他;必须通过它这种形式而不能通过其他的形式去教育,才能使你对他要费的苦心取得成效。’‘为此,特提出了《农村小学“问题''学生心理成因及矫治对策》课题的研究。二、基本理论“问题^学生是指智力发展止常,但由于父母离异、家庭解体成父母中一方已故或社会不良习气影响造成经常违反校纪校规、让学校教师难以管束的学生。这些学生在校的具体表现为:(1)学习态度不认真,比如老师布置的课堂、课外作业不能及时完成;(2)影响教师的止常教学,比如上课时这类学生会趁老师不注意影响一下同座同学,导致二人发生纠纷,影响老师止常教学;(3)无端

3、损坏学校公物;(4)不能和同学友好相处;(5)对老师和同学的批评帮助不能接受……通过学校培养一支专业化的心理指导老师,创设和谐的教育氛围(包括学校、社会、家庭),融心理健康教育于各科教学,以及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等办法,让他们在生活的实践中改变态度,树立信心,获得应有的发展。三、“问题”学生不良心理形成的分析1.家庭因素家庭是儿童生活的主要场所,与其他因素相比,家庭对儿童人际关系的影响是重大的,也是不可替代的。虽然,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家庭的影响力逐渐减弱,但是,在儿童发展的早期乃至学龄初期,家庭因素仍然是主导因素。从某种程度上讲,儿童能否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关键取决于家

4、庭因素,这其中包括:(1)父母的教养方式。父母是儿童出生后的最初的交往对象,为了使儿童的社会化能够顺利进行,父母会在各个方面对儿童施加影响,这些影响不只限于满足儿童的生理需要,而且还要满足儿童的心理需要。父母在对于女的施加影响的过程中,如若所采取的教养方式不同,那将会形成儿童不同的性格,在此基础上,儿童也将与父母、同伴等交往对象建立起不同的人际关系。研究发现,民主型的教养方式中,父母与了女关系较平等,父母尊重子女的意见,鼓励他们It主活动。因此,儿童较易形成自信、诚实、友善、富有独立性等良好的性格特征,也较容易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专制型的教养则易使孩子形成粗暴、冷酷

5、,或胆怯、自卑、盲从的性格,使孩了在人际交往中要么令人讨厌,要么畏头缩脑。(2)父母的品行及其人际关系。父母是孩了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因此,他们的言谈举止直接影响到孩子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假如说为父母者言行不检点,为人小心或口私,与邻里乡亲的关系很紧张,在单位与同事不和等等,那么我们就很难要求小孩如何做到大方、胸襟开阔,很难要求他们以诚待人,从而建立起和谐的同伴关系。(1)家庭环境中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家庭的经济状况、父母的婚姻状况、儿童的出生顺序、兄弟姊妹的影响等。研究表明,父母离异或再婚对儿童的性格及人际交往有重要的负面影响,与正常家庭儿童相比,离异家庭

6、或不完整家庭儿童在人际交往中更不易信任别人,胆怯心理更突出;与独生于女相比,多子女家庭的儿童其人际关系更融洽;与家庭中的长子相比,幼子更惹人喜欢,人缘也更好。1.学校及其教育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全面教育的场合,比起家庭那种零散的、随机的教育,学校教育的影响要大得多、也深远得多。随着活动场所的变化,儿童人际交往的重点也发生了改变,原先主要以亲子关系为主逐渐发展为以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为主。(1)教师的品格扭力及其教学风格。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一般是通过言传身教来实现的。一方面,教师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传播知识,培养能力;另一方面,他们还通过自身的品格来潜移默化

7、地影响学生。教师兴趣广泛,学生屮就多有业余活动爱好者;教师态度安详、情绪稳定,学生也多心平气和、行为有序,教师对待学生公平、公正,学生也多建立起良好的同伴关系。(1)班集体的影响。班集体是一种正式的、正参照的、小型接触性的社会群体。在班集体形成与发展过程屮,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交互作用而形成的心理状态、特点及倾向,统称班集体心理。这种心理反映了班级全体成员的团结精神及凝聚力。作为儿童学习与生活的大家庭,班集体对儿童的影响胜过其他任何群体。在人际交往屮,儿童人际关系的好坏并非取决于班集体屮的某一个或某几个成员,而是取决于整个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