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在日本的小说出版活动考略

梁启超在日本的小说出版活动考略

ID:46733102

大小:8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7

梁启超在日本的小说出版活动考略_第1页
梁启超在日本的小说出版活动考略_第2页
梁启超在日本的小说出版活动考略_第3页
梁启超在日本的小说出版活动考略_第4页
梁启超在日本的小说出版活动考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梁启超在日本的小说出版活动考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梁启超在日本的小说出版活动考略王屮忱摘要梁启超流亡日本以后,除了继续从事政治活动以外,他对小说也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在他主持的《清议报》、《新民丛报》以及他创办的《新小说》杂志上,他连载了大量:的翻译小说和创作小说。这些小说的出版活动,虽然吋I'可不长,距国内市场甚远,数量也不多,但是促成了小说与定期刊物、与铅印洋装技术的结合,确立了近代小说出版的基木规范,并帯动了中国小说出版形态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变,本文即着匝梳理梁氏在H本的从事小说出版活动的情况。关键词梁丿[超出版小说H本1898年戊戌维新运动失败之厉,梁启超(1873—19

2、29年)亡命日木,在横滨继续述行政治活动,同时也对文学特别是小说倾注了热情。他在自己主持的《淸议报》、《新民丛报》上连续刊载翻译小说和创作小说,并于1902年创办了小说杂志《新小说》,倡导“小说界革命”,从而正式揭开了近代小说历史的帷幕。梁氏这一期间的文学活动,一直受到文学史家的重视,但迄今为止的研究,大都集中于梁氏的小说论和小说作品,而对梁氏的小说出版活动,以及当时的小说岀版与流通情况,则极少关心。然而,在笔者看来,小说文木的意义生成,并不仅仅受控于作者的写作行为,也与小说书藉的物质生产颇有关系;了解小说书藉的物质生产过程,

3、将有助丁•我们更丰富理解小说文本意义形成的过程。出丁•这样的考虑,本文拟着重考察梁丿占超在H本横滨的小说出版活动,并从这侧面,对近代初期中国小说的出版形态略做一些分析。1898年10月,梁启超抵达H本后洗住在东京牛区;那时,他曾游说H本政治家,企望借助口木的力量帮助光绪皇帝复权,但未获结果。[1]为此,梁氏不得不考虑在口活动的另外的町行途径。同年11月他从东京移居横滨,可以说即是这一考虑的结果,毫无疑问他是希望在横滨华人社区寻找同志,重新展开活动。其实,早在来口本之前,梁启超即与横滨的华侨令所接触。1897年,横滨华侨冯镜如等

4、为创办华侨子弟学校,曾派人专程到上海拜访维新派领袖康有为、梁启超,请托他们帮助选择教员,并希望梁启超出任总教习;其时梁任《时务报》主笔,风头正健,便改派了徐勤等另外三人。戊戌运动失败之前,这儿位康门弟子即已到任,在横滨创办了大同学校。[2]对亡命的梁启超來说,大同学校当然是非常理想的根据地。他迁到横滨之后,很快就成了大同学校的核心式的存在。梁启超迁届横滨的另一重要目的,则是创办杂志,继续传播维新派的主张。1898年11第11卷笫4期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OFTSINGHUAUNIVERSITYVol.11

5、No.41996,在给妻子的信里说:“吾在此创办报馆己成”。[3]12月,《清议报》即创刊发行。不必说,如杲仅仅凭借梁启超白己的力量,在这样短的吋I'可里,在异国他乡,如此顺利地创办一份刊物,儿乎是不可能的;这其中,在横滨经营印刷所的华侨冯镜如起到了重要的作川。但至今为止,似乎很少有人注意到作为印刷业经营者的冯镜如和《清议报》的关系。近年出版的厚达600多页的《梁启超传》,叙述梁氏与《淸议报》时,竟只字不提冯镜如;[4

6、中华书局的《清议报•影印说明》介绍该刊创办缘起时,也仅仅注意到冯的政治倾向,说“梁启超在旅口华侨的资助下创办

7、此刊,发行人为原兴中会横滨分会会长冯镜如”,而忽略了和《清议报》出版有直接关系的冯氏印刷所。[5]就笔者所见,近年来对冯镜如与横滨华侨印刷业做了认真研究的,是口木学者伊藤泉美。据伊藤氏介绍,冯镜如是广东南海人,在香港长大,“1869年,冯氏东渡日本,先在长崎经营文具店,不久移至横滨,……1878年,在横滨外国人居留地53番开设文具商丿占(现警友医院附近)。但这个商丿占不只贩卖文具,还兼营印刷、装订,并代理茶和生丝的包装。”[6]冯氏商店的店名,伊藤氏根据该店的英文广告,称之为“文经文具店”,但冯镜如之子冯白由在其所著的《革命逸

8、史》里则记作“文经商店”、“文经印刷所”、“文经活版所”等,而该店在《淸议报》刊登的广告,又署“文经印书店”和“文经卬字馆”;因为兼营多种业务,有多种店名,也不足为怪。至于冯氏到日本之前,在香港的情况,现在尚不能详细得知,但从其抵日时期及所营业务,可以推断他可能在与印刷业有关的欧美系的公司或商社工作过。[7]居口期问,冯曾向英国领事馆申请保护。其子冯自由这样记述说:“甲午之战,旅口侨多避难返国,及马关和议既成,侨商渐次东渡,余父仍有戒心,以生长香港,遂剪辫易服,求英国领事馆保护”。[8]冯镜如为什么能够向英国领事馆屮请保护呢?

9、冯自山的说法颇为暖味。其实这是因为冯氏拥有英国国藉;《清议报》的版权页上记载得很清楚:“发行人兼•编辑人英国人冯镜如”。冯自由后來成为孙中山的革命派成员,而较早结识孙中山且身为横滨兴中会会长的冯镜如,却转向了康梁一派。或许由是之故,冯自由谈及其父时,常有一些有意的遗忘。冯镜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