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转型促提升夯实农业基础地位

抓转型促提升夯实农业基础地位

ID:46728736

大小:5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7

抓转型促提升夯实农业基础地位_第1页
抓转型促提升夯实农业基础地位_第2页
抓转型促提升夯实农业基础地位_第3页
资源描述:

《抓转型促提升夯实农业基础地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抓转型促提升夯实农业基础地位文/宁波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马卫光为力争全年农业增加值增长3%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率先建成全面惠及全市人民小康社会和“四好示范区”打下坚实基础,下阶段农业农村工作将继续贯彻落实中央、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市I•二次党代会捉出的“两个基木”冃标,按照“稳粮保供给、科技强产业、增收惠民生、合力建家园、改革促融合”要求,抓住机遇,创新思路,着力在政策落实上下功夫,在民主提升上求实效,在深化改革上有突破,着重抓好以下工作:(一)拓思路,不断开

2、拓现代农业转型发展和提升发展思路。近年來,随着我市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农业产业主体不断探索和尝试农业新的功能,出现了紧密依托农业但又跳出农业纯生产功能的多种新型功能形态,下步要在总结我市发展外向型农业、循环农业、农家乐的经验棊层上,充分利川现冇的农业资源和农业棊础,把握建设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升级主题,探索农业发展新思路,从战略上提升适合宁波地图新型农业的发展Z路,实现农业产业功能由单纯以农产品生产为主,向生产、生活、生态等多功能并重转变,做好“接二连三”文章。同时要创新现代农业

3、发展模式,坚持以园区建设和基地农业的理念,來引领现代农业的发展。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综合园区发展为垂点,进一步优化区域内农业生产要素配置和机制体制,把主导产业示范区、特色农业精品园和农业产业基地串成线、连成片、拓成面,合理引导农业牛产只能向二、三产转变。积极推进“新兴农业”项目建设,推进海洋牧场、新型业态农业、循环农业等“新兴农业”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在杭州湾区域、三门湾区域和象山港区域新兴农业业态项口建设工作。要提升智慧农业发展水平。(二)强基础,进一步加大农业“两区”建设力度。粮食生产功能

4、区在全面建成80万亩的棊础上,今年开展标准化建设10万亩,抓紧编制2013年度10.2万亩标准化建设任务的项冃总体规划和实池方案。启动实施40万亩市级功能区的提升工程,重点加强沟、渠、路等农田棊础设施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以综合区为垂点,大力推进区域化发展,努力把杭州湾现代农业开发区、余姚姚北区域、宁海长街区域、彖山大塘港区域打造成全市现代农业开发的示范区域。全面完成农业产业棊地建设任务,创新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思路,巩固和扩大主导产业优势区块,新开工建设主导产业示范区和特色农业精品园60个左右。加强

5、“两区”水利设施配套和农业节水工作,新增喷微灌面积5.5万亩。进一步加强农川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以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III和高效节水灌溉设施为垂点,力争完成12万亩“两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集中连片推进区域化的农田水利革础设丿施综合治理,逐步扭转农田水利设施薄弱状况。积极发展避灾农业,推广旱作节水、地膜覆盖等实用技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提高现代装备水平。加快渔业棊础设施建设,建立养殖池塘节能保温大棚应川示范基地200亩。(三)促投资,切实推进垂点水利工程建设。要围绕“年内完成投资70亿元,争取

6、完成75亿元”的水利投资冃标,扩大水利冇效投资,T方百计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加快甬江防洪工程、姚江东排、郑徐水库、钦寸水库、宁海双盘三山涂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进度,特别是钦寸水库要努力实现年底前人坝施工进场目标,浙东引水工程引曹北线力争今年7-8刀份实现试通水。山塘水库除险加固要严格落实中央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同时要加快屋顶山塘整治步伐,进一步消除安全隐患。继续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防洪排涝工程建设,着力推进小流域整治,增强防汛抗旱减灾能力。(四)重科技,强化农业科技的引领和支

7、撑能力。切实加强现代种业培育,抓紧编制我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做大做强我市水稻育种平台,在建成1万亩水稻育种革地革础上,新建制种繁育棊地3000亩,加快“甬优”系列水稻良种选育和推广。重视农作物、畜禽、水果和水产良种良法的引进、应川和推广,同时加强地方特色良种的保护和研发。创新种子繁育、推广、经营管理机制,加快建立“研发+牛产+推广”的营销模式和“企业+基地+农户”产业模式,重点扶持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企业发展。切实加强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围绕粮食牛产“双千工程”、经济作物“万元地”工程,总结高

8、效种养模式及配套技术,加大测土配方沌肥、专业化统防统治等先进实用技术推广力度。按照省政府部署,计划川三年时间,在原冇“三位一体”棊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棊础上,通过整合资源,改善条件,提升能力,推进新一轮乡镇和区域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组织实施好“百团千名”科技特派员结对服务“百区千企”活动。引导科研院所、专业合作社等社会力量参与农技推广服务,形成一主多元、冇机结合、互为补充的农技推广机制,切实使农业科技进村入户落地。切实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充分发挥我市“两院、三校、十中心”科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