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文化养老探析

新媒体时代文化养老探析

ID:46723441

大小:6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7

新媒体时代文化养老探析_第1页
新媒体时代文化养老探析_第2页
新媒体时代文化养老探析_第3页
新媒体时代文化养老探析_第4页
新媒体时代文化养老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媒体时代文化养老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媒体时代文化养老探析新媒体时代文化养老探析摘要:我国已经并将长期处于老龄化社会阶段,如何帮助老年群体营造有文化氛围的老年生活成为当下热点问题。本文结合新媒体时代的诸多特点,从图书、网络及老年大学三个方面,对文化养老的现状进行剖析,并提出建议和思考。同时,以实例论证说明了现今文化养老的努力和进步方向。关键词:文化养老;新媒体;图书;网络;老年大学中图分类号:G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4)10-0239-02从1999年起,我国开始逐步迈入老龄化社会。有消息指出,屮国人口老龄化将呈现加速发展态势,到2030年,中

2、国将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尤其是近年来,“中国大妈”这一名词不时见诸于报端:如2013年4月因黄金价格下跌,造成中国大妈争相奔赴各大商场乃至美国纽约扫金;2014年5月,中国大妈在青岛海滨浴场游泳时自主创制的“脸基尼”开始为欧洲女性模仿;每到晚间,伴着收录机传出的欢快民乐,全国各地由诸多大妈领衔担纲的广场舞更是让人叹为观止……这些现象,让我们在看到当代老年人生活形态丰富多彩之余,更多地是多了一种感慨一一他们的生活方式更多地还是停留在物质和享乐的表象之上,似乎并没有建立起一种主动的、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或者说,在短暂的欢闹背后,缺

3、乏以文化作为土壤去根植生活的幸福之花。如果深入去分析这一现象的根市,我们又会觉得,若过多地以指责的语气来看待这些事件,是很不客观的。当代社会屮,男60岁(女55岁)以上的老龄化退休人口大都成长于特定的历史时期,经历过“三年自然灾荒”“反右”“文化大革命”等特殊阶段,时代在他们身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凶此,他们的审美情趣和生活追求叮能和当代社会的主流方向存在一定的偏差。在他们当中,很多人并没有接受过系统与完整的教育,因而文化素质总体并不算高,一些“高大上”的、具有鲜明文化特质的娱乐方式他们也接受不了。在他们的生活圈里,更喜欢一些简单化、快餐式的

4、娱乐方式,类似麻将,健身舞,攒蛋,钓鱼,养宠物,看电视,听广播,甚至干脆没有娱乐生活,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帮子女抚养第三代的事宜上,等等。对于此,常有人大声疾呼,说屮国社会是一个没文化、没追求、没品位的社会,他们会说:“你看看那些退休的老人整天都在干些什么事,有一点档次吗?”这种说法,我颇觉得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甚至有杞人忧天哗众取宠的感受。社会的进步需要时间去沉淀,甚至历经儿代人的净化Z后才可能展现出一个全新的形态。他们作为曾经奋发有为的一代人,已经完成了自身的历史使命开始安享晚年,不论他们的追求与爱好如何,我们作为晚辈,都没有资格去一味地盲目

5、指责。我相信掌握了先进知识与良好礼仪的青年一代,当若干年后自身也已老去,迈入现在“他们”的阶段吋,一定会做得更好。但是,我们仍然有义务和责任去帮助和引导他们,用文化养老的方式,让他们的生活尽可能多地迈入文化的土壤,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在夕阳的光辉下欣赏到这个世界落FT前的更多精彩迷人之处。关于文化养老这项行动,其实也不是没有人去做,各地文化馆乃至老年大学都已经开展了很多这样的工作,这些活动普遍具有规模较小、反响不大、推广渠道狭窄的问题,每年各地看似举办得轰轰烈烈,实则难以产生规模化的社会效益。究其原委,我觉得主要还是忽视了当代社会的时代特质导

6、致。新媒体时代下,文化养老如何更健康更有序的发展,我大概思考了以下三个方面:一、加大对城市社区图书服务的投入,努力建立社区图书馆很多人抱怨老年人没有读书看报的习惯,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文化素质的原因,有身体健康的掣肘,有经济状况的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恐怕还是來自经济状况的因素。如果在经济允许的条件下,他们还是有读书看报甚至上网的意愿的。我国的城市公共图书馆从2012年起已经全部实行免费制度,仅需要缴纳一定的押金就可以免费借书,这无疑是国家重视文化事业发展,积极与世界接轨所推出的一项重大举措,具有非常深远的进步意义。但必须指出,城市的图

7、书阅读资源主要集结于公共图书馆领域,让整个城市的老人都去唯一的一家图书馆来读书看报是不现实的,而社区图书馆建设冃前几乎是零,甚至落后于近年來兴起的农家书屋。而国外的社区图书馆却非常发达。以法国巴黎为例,每个社区都有一个至少中等规模的图书馆,全市图书馆可通还通借,而且具有完善的网络系统。市民可以在网上搜索书籍,预约至口己附近的图书馆,有些社区图书馆甚至提供送书到家服务。在公共图书资源服务领域上,这条与国外对比后所呈现的巨大鸿沟,在未來必须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未來的十年中,至少在一•部分大城市中应当不再呈现空白。笔者的思考是,如果完全从无到

8、有地建立全新的图书馆,是不具备现实的可操作性的,实际上,城市地区的图书馆并不缺,关键是如何利用的问题,现今的大学、中小学都有完善的图书馆设施,可以考虑以适当的方式向所在社区居民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