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究

ID:46723429

大小:5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7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究_第1页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究_第2页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究_第3页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究摘要:新课程改革后的教学策略不仅要保证教学的质量,还要保证能够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从转变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积极性、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三个方

2、何,对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究。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有效的教学策略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力保障,好的教学策略可以用最少的精力和时间投入,获取尽可能多的效果。新课程改革以后,小学语文的教学要求及教学理念发生转变,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新的教学策略不仅要保证教学的质量,还要保证能够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转变传统教学理念,顺应课程改革的发展

3、需要,创新有效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保证达到新课程改革标准的要求。笔者结合多年语文教学经验,对新课程改革后的有效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索和实践,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來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一、转变教学理念教师的教学理念决定了教学策略的发展方向,对丁同一门课程,不同教师的教学效果截然不同,这主要的原因就是教师的教学理念不同。山此可见,教学理念是教师教学的根本,只有教师拥有先进、止确的教学理念,才会产生有效的教学策略,才能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以后,课程标准的要求也发生改变,需耍教师将教学理念由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这样才能

4、适应新课改改革的要求,培养出全方位的综合型素质人才。为此,教师首先要重视自身教学素质的提高,只冇拥有较高的教学素养,才会真正感知新教学理念的内涵,才会有能力针对新的教学理念创新出新课教学策略。其次,强化教师Z间的经验交流,因为每个教师都会有自身的教学优势,通过教师之间的教学方法交流,可以学习其他教师的有效教学方法,感知其他教师的先进教学理念,进而结合学到的先进教学方法及教学理念,加工形成适合自己的冇效教学方法。二、重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爱玩是小学阶段学生的天性,他们只会注意口C感兴趣的事物,而课文的学习对学生来讲,过于枯燥乏味,很难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的学习之中。为此,教师应

5、从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出发,结合每篇文章的特点及学生的发展需要,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组织有趣的语文学习交流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提高学习质量。例如,在讲解《我是男子汉》这一课时,很多学生就会认为只有男生才会是男子汉,这样就曲解了本次课内容所表达的意思,教师可以问学生:“你觉得怎样做才算是男子汉呢?”学生由此会兴趣大增,争先恐后地回答自己对男子汉的理解,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来为学生讲解怎样才算是男了汉,通过讲解之后学生会明白,并不是只有男孩子才是男子汉,只要有责任感、为父母解忧的都是男子汉。最后,再结合诗句,让学生理解诗中对男子汉的阐述。三、合理利用多

6、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改变传统板书、口授的教学方法,可以更加生动形象地为学生传达知识内容,因此,成为许多教师青睐的教学方法。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一些文章的描述很难用学生口授的方式进行合理的衣达,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通过视频、声音等方式让学生感知文章所要表述的内容,进而加深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促进语文学习的效率。例如,在讲解《夏口的海滩》时,很多学生还没有见过大海,根本不能对文章所描述的景色做到深入的了解。为此,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让学生观看•些关于大海的片段,结合大海浩瀚的声音来强化学牛对

7、大海的理解,进而做到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总Z,新课改后的小学语文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确保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提高自身教学素养,勇于探索和创新有效教学方法,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进而通过采用仃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参考文献:[1]张葵•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研究[J]・华章,2011(6)・⑵唐先梅•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的研究[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5)・[3]张宏云•浅议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7)・(

8、作者单位吉林省梨树县郭家店镇镇郊中心小学校)编辑张珍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