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音乐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

探究小学音乐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

ID:46701609

大小:6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6

上传者:U-7604
探究小学音乐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_第1页
探究小学音乐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_第2页
探究小学音乐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_第3页
探究小学音乐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_第4页
探究小学音乐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究小学音乐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探究小学音乐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摘要】音乐教育是小学教育中实施全面现代素质教育的重要组织部分,通过音乐教育可以提髙小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修养,以及自身综合素养,为小学生能够从小接触音乐、热爱音乐、享受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就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了一下探析,希望能为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关键字】感知能力音乐素质审美能力创新思维国家教育部门最近公布了2011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其中提出小学音乐教育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等教学理念,但在实际的教学中,许多老师还没有很好的理解和贯彻这些理念,还没有把音乐课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上升到核心高度,仍然在使用传统机械的教学方式,显然已经无法适应新课程标准中审美教学的要求。在小学阶段,小学生们正是处于智力和感知能力成长的关键阶段,她们思维活跃,童真无邪,非常容易被儿童音乐所感染,也会表现出积极参与的热情,来表达她们内心快乐的心情。而小学音乐教育的出发点,就是启迪学生们从小对音乐美感的兴趣,提高她们的感知音乐的能力。学生们在学 习音乐的过程中,感知到音乐带来的美妙感觉,对不同音乐的风格和意境进行自己的判断和领悟,当真正进入到音乐的丰富世界中时,就会激发起她们对音乐的热情和兴趣,提高她们的参与、表现的积极性,并最终拥有自己的主观审美能力并最终具备创造能力。因此,小学音乐教学要注重从培养学生感知美、理解美、喜欢美入手,通过一系列教学手段,使学生拥有音乐审美能力,并最终达到使学生们想要表现美和创造美的目的。一、培养学生的感知音乐能力、激发学生审美体验审美教育首先要从美感入手,音乐是通过声音来传递美的一种艺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需要学生们多听取不同的音乐来渐渐建立起感知音乐的能力。课堂上,除了让学生们先学习一些基本的音乐基础知识外,老师们可以在课常上安排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让学生们欣赏,在听音乐的时,可提示学生们对不同风格的音乐进行一些简单的对比,使学生们体会到不同风格音乐的不同的艺术特质和美感。同时将学生们在课堂中学习到的音乐知识和相关技能灵活运用到对音乐作品的分析中,这样就可以不断强化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分析能力和感知能力。老师们要让学生们学会运用耳朵听觉去审美,去感知音乐,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去用心体验音乐作品中所包含的艺术信息和音乐要素,进而对音乐作品的整体艺术性有全面的体验和了解。 为激发学生们对音乐审美体验的积极性,音乐课堂要尽量做到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尽可能的调动学生去参与体验音乐。可以根据小学生活泼爱动、对声音敏感的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如让学生们边唱边跳、打节拍、参与演奏简单乐器等等,这些手段对学生体验音乐的效果往往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此外,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配合画面、动画、光电等多种方法,引起学生参与兴趣。二、培养学生音乐素质、提高学生音乐乐感审美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学生们在对音乐有了初步认识后,渐渐对音乐产生了兴趣。这时,音乐老师要注意加强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在日常学习和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的同时,可以结合音乐将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们可以感知出不同情绪、不同基调的音乐,可以了解这些音乐代表的基本背景是什么,以及演奏的乐器、音乐曲式结构、节拍等等,从而更加深入的理解到这此音乐传递的艺术信息。提高学生的乐感,就是提髙学生感受、理解和表现音乐的能力,并使之互相促进,互相融通。乐感的提高,是需要 通过全方位的培养才能获得的。要尽量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音乐艺术氛围,在倾听音乐时,让学生们能够听到许多模拟自然的声音,如刮风、水流、鸟鸣等,使学生们的听觉变得灵敏,能够逐渐分别出韵律的变化,如声间的大小、远近、音色等等。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任何音乐都有自己的节奏,需要老师去引导学生们去感知到节奏。三、培养学生自我展现能力,启迪学生创新思维学生音乐展现能力的培养是音乐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一环,小学生学习音乐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更好地表现音乐,从而提高艺术表现力,发展创造能力。我国中小学教育的最大的弊端就是填鸭式教学,老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被动的学习,无法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这导致了学生思考方式的固化,创新思维和能力的欠缺。因此,在音乐教学这种比较活泼宽松的课堂上,音乐老师一定要注角色的变换,可适当变主角为参与者,充分发挥学生自我音乐展现能力和音乐组织能力,培养她们的创新思维。如引导学生独立表演歌曲、排演节目,扮演不同角色,指导她们选择表演时曲目、基调、采用声音、演唱形式、伴奏乐器等。在培养学生展现能力的过程中,可以经常鼓励学生,放手让学生自由思考,激发他们的表现热情,让学生们在表现的过程中感到表演的成就感、幸福感。这样,学生们就会敢于展现自己,也乐于表现。 思想活跃,喜欢突出自己、引起别人注意是每个小学生的天性,老师要注意尊重学生的这种特点,这正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必不可少的前提。在教学中要抓住学生这种心理特点,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想象空间。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拓展学生自由感知音乐空间音乐审美教育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不可能期望一个月让学生上了几节音乐课,学生就能够成为小音乐家。因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们在互相学习交流中获得提高,就显得非常重要。在课堂上,老师在让学生获得音乐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的同时,更要去引导学生自我思考,互相交流,提升他们的自我学习的能力。另外,培养学生们的音乐素质、审美能力等也不能只靠老师课堂这点时间来传授,老师的传授的知识和讲解的作品以及课堂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这就需要学生利用课外的时间通过各种方式来学习。如电视、电影、晚会、练歌房、文娱活动等各种与音乐有关的活动,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音乐的途径。教师平时要注意多讲解一些电视、电影里的作品,并将分析方法、要点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自己辨别、判断、分析作品,培养她们的自学能力,扩展学生自由想向感知的空间。这样学生审美能力会在不知不觉中获得提高,并最终达到拥有自我主观的审美能力。总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让学生们能够在音乐的学习 过程中感受到音乐的美感,并获得审美的能力,从而获得音乐的享受和愉悦,这才是小学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最终目标。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通过各种方法尽可能的让学生们感知到音乐的美、理解音乐的美、喜欢音乐的美,提高学生的音乐基本素质,激发学生的音乐审美体验热情,使学生们积极展现自己的音乐才能,并在未来最终可以创造音乐的美。参考文献:[1]谢征,李庆生•浅析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审美精神的塑造[J].教学与管理.2009(21).[2]方硕婷.感受?评价?表现?创造——小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培养的几点尝试[J].中国校外教育.2010(7).(作者单位:广州市北大附中广州实验学校)编辑/张俊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