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应用

持续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应用

ID:46694291

大小:7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6

持续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应用_第1页
持续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应用_第2页
持续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应用_第3页
持续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应用_第4页
持续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持续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持续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探讨持续颅内压(intracranialpressure,ICP)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对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监护组和对照组各40例,监护组进行了持续ICP监测,根据ICP的变化给予相应治疗,对照组未行ICP监测。结果:根据GOS评分,随访发现英中监护组预后良好12例(30%),轻残11例(27.5%),重残4例(10%),植物生存5例(12.5%),死亡8例(20%);非监护组预后良好5例(12.5%),轻残10例(25%),重残6例(15%),植物生存6例

2、(15%),死亡14例(35%),监护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结论:持续ICP监测有利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情观察,指导脱水药的使用,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关键词】颅内压;监测;重型颅脑损伤【中图分类号】R6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1-0017-02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常继发脑出血和脑水肿,导致颅内压增高和脑灌注压降低,并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或死亡。通过持续颅内压(intracranialpressure,ICP)监测,有利于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并给予及时处理。2008年

3、1月至2012年06月我院对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了持续ICP监测,现将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对监护组及对照组。其屮监护组40例,GCS3~8分,排除其他系统严重复合伤,男25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39.5(15〜79)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26例,高处坠落伤8例,击打伤和摔伤6例。所有患者伤后24h内入院,入院时均行头颅CT扫描,发现急性颅内血肿30例,其中多发性血肿21例,脑挫裂伤伴脑内血肿6例,硬膜外血肿4例;开放颅脑伤2例;例原发性脑干损伤2例;弥漫性轴索损伤3例;脑肿胀3例,

4、监护组中行血肿清除术和去骨瓣减压术18例,常规行侧脑室穿刺置管持续监测ICP。另以同时期入院未行ICP监测4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27例,女13例,平均年龄40.5(17〜81),致伤原因基本相同,此组发现急性颅内血肿29例,其中多发性血肿19例,脑挫裂伤伴脑内血肿5例,硬膜外血肿4例;弥漫性轴索损伤2例;脑肿胀2例;开放颅脑伤4例,原发性脑干损伤3例,入院GCS3〜8分。其中手术治疗19例,其CT检查时间和手术方法、常规治疗方案与监护组基本相同。1.2方法常规治疗包插预防感染、抑酸、脑保护、控制血糖、抗癫痫、营养支持等对症支持

5、治疗,同时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神志、瞳孔、四肢肌力变化情况,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并接呼吸机进行辅助通气。监护组采用行侧脑室穿刺置管,接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Codman颅内压监护仪,持续行行侧脑室颅内压监测,每1小时记录ICP数值,根据ICP的高低随时调整甘露醇等脱水药物的用量及使用时间,术后持续监测2〜9d,平均7d。,监护至ICP、CPP恢复正常达24h或病人死亡为止。监护组给予以下降颅压措施:当ICP升高时抬高床头30。,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体温在38°C以下。TCP20mmHg即为异常;ICP于20〜40伽Hg为

6、中度高颅压,给予甘露醇等脱水治疗处理;ICP>40inmHg为重度高颅压。ICP控制目标:去骨瓣减压患者控制在15mmHg(1mmHg=0.133kPa)以下,未去骨瓣者控制在20mmHg以下,尽可能将脑灌注压(cerebralperfusionpressure,CPP二平均动脉压TCP)的控制目标为60~90mmHgo如果ICP持续升高,适当予脱水降颅压(如廿露醇、咲塞米、甘油果糖、高渗盐水等)等对症治疗,并用镇静剂,必要时用肌肉松弛约维库澳鞍,呼吸机辅助呼吸,效果仍不佳者及时复查头颅CT,必要时行手术治疗。非监护组病人按常规治疗,用20%

7、甘露醇125ml加咲塞米20mg,6~12h1次,甘油果糖250ml,8-12h1次和/或高渗盐水静滴,8-12h1次,连用3〜7d,并用镇静剂,必要时用肌肉松弛药维库漠鞍,呼吸机辅助呼吸,每2〜3d复查CT1次。两组病人每天检查电解质、肾功能1〜2次。1.3疗效评价采用国际通用的GOS预后评分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分为良好、轻残、重残、植物状态、死亡。评估时间为伤后1个月。采用在住院期间观察记录。其中良好及轻残归于预后较好,重残、植物状态、死亡轻残归于预后不良。1.4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两组

8、患者均在术后3〜6个月内GOS预后评分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其屮监护组预后良好12例(30%),轻残11例(27.5%),重残4例(10%),植物生存5例(12.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