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688724
大小:48.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1-26
《浅谈农村小学生作文能力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央广播电视大学CRTVU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专科广东广播电视农曇浅谈农村小学生作文能力培养姓名:学专业:入学时间:所在电大:余耿泉1144001406367行政管理2011年3月陆河电大一、小学作文的概况1(-)教师对课标、教材解读不到位2(-)缺少良好的语言环境2(三)缺乏科学的评价式2二、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來3三、树树皆秋色,山山惟落晖4(一)联系生活,培养搜集积累素材的能力4(二)搭建平台,培养准确表达的能力5(三)因势利导,培养信息处理能力6(四)循序渐进,培养自改作文的能力7参考文献8浅
2、谈农村小学生作文能力培养【内容摘耍】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耍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写作的这段建议屮明确指出了培养小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性。农村小学生作文能力普遍较差,培养农村小学生作文能力应“两手抓”,首先应转变教师的作文教学观,其次应更新作文教学的方法。【关键词】农村小学生课程标准作文能力一、小学作文的概况。“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3、。”《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写作的这段建议中明确指出了培养小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性。那么,在小学阶段,学生的作文能力应达到什么要求呢?《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第八条写到:“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从中,我们可以解读课标对于写作的要求,“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重在自我表达,发展个性;“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重在交流信息,传达思想,适应社会需要。这两方面的要求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适当降低了作文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写作
4、的兴趣和信心,使习作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小学生的作文能力是否能达到课标的要求呢?笔者长期在农村一线教学,深感情况不容乐观。在对3所农村中心小学、4所完全小学的三到六年级共400名学生的问卷、座谈调查的结果表明:作文内容不通顺者占百分之二十三,内容不具体者占百分之四十六,内容不真实者占百分之四十一,对于“你喜欢作文吗”回答“不喜欢”者占百分之五十七。为什么农村小学生作文能力普遍教差?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教师对课标、教材解读不到位。《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冃标
5、部分,第一学段称为“写话”,第二、三学段都称为“习作”,到第四学段才称为“写作”,这里没什么深意,无非是为了体现降低小学阶段的难度,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古人曾提出写作应该从写“放胆文”起步,逐渐过度到写“小心文”,即在学习写作的初始阶段应该让孩子放胆去写,就像初学走路的婴儿,首先让他敢于迈出第一步,至于走路的规矩和技巧对他是无用的。因此,在小学阶段,应鼓励学生“我手写我口”,消解写作的神秘感。然而,许多老师对于课标解读不到位,盲目拔高要求,导致学生失去写作兴趣与信心,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写作存在恐惧心理
6、,缺乏写作动机,自然写不出好文章了。(二)缺少良好的语言环境。“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写作需要经历从口头语言到书面语言转化的过程。农村学校学生的口头语言多为方言,这无形中为学生的习作造成了一个障碍,习作中“不能文从字顺的表达”的原因皆缘于此。同时,农村家庭中拥有课外读物的孩子少而又少,这又为农村学生语言积累造成了空白,习作中无话可写,有话写不岀的现象普遍,从而造成了他们的习作平淡,简单。(三)缺乏科学的评价方式。课程改革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它为我们的教学带来了缕缕清风,推进了素质教育的进程。然而,鉴于中考,高考的
7、指挥棒,升学的压力仍在困扰着师生。特别是农村,人们对于孩了的成绩看得更重,只有高分,只有孩子升入重点高中才是你教学效果的最好证明。因此,教学中仍有应试教育的倾向。作文题型为考而定,尽管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也得写。提供“好词佳句”,或抄或背,尽管不能表达真心实意,能用就好。习作评改由老师精批细改,乃至面目全非方为“佳作”•……长此以往,学生作文逐步形式化,成人化,而写作兴趣则逐渐消减殆尽。提高农村小学生作文能力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课题。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习作能力?笔者认为必须从如下两方面进行努力。二、问渠哪得清如许,为
8、有源头活水来。——转变教师作文教学观。曾经我们提倡“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如今,我们又提出“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是自来水。”,无论是“桶论”还是“自来水论”,其共同点都要求教师要“学高为师”,这是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作文教学更是如此,一个“岀口成章”的教师,一个满腹诗书的教师方能唤起学生对祖国优美的语言文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