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发展与当代教育改革

教育的发展与当代教育改革

ID:46670982

大小:2.65 MB

页数:44页

时间:2019-11-26

教育的发展与当代教育改革_第1页
教育的发展与当代教育改革_第2页
教育的发展与当代教育改革_第3页
教育的发展与当代教育改革_第4页
教育的发展与当代教育改革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的发展与当代教育改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章教育的发展与当代教育改革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教育产生的基本条件,理解关于教育起源的几种理论的含义,了解教育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从而把握教育发展脉络,掌握当代教育发展趋势,从多角度理解教育。一、教育的起源(一)教育的神话起源说(二)教育的生物起源说(三)教育的心理起源说(四)教育的劳动起源说(五)教育的交往起源论第一节教育的发展这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所有的宗教都持有这种观点。这种观点认为,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上帝或天)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

2、(一)教育的神话起源说(二)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生物起源论认为,人类教育发源于动物界各种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像老猫教小猫抓老鼠,老虎教虎子捕猎小动物,母鸡教小鸡觅食等与人类教育后代一样,都属于教育现象。利托尔诺在《人类各种人种的教育演化》一书中,他把动物对小动物的爱护看成是一种教育,他还把动物的生存竞争说成是教育起源和存在的基础。沛西·能在1923年不列颠协会教育科学组大会上以《人民的教育》为题说:“教育从起源来说,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三)教育的心理起源说孟禄(1869-1947)心理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

3、意识的模仿。主要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家孟禄,在他所著的《教育史》(1925)中写道,原始社会的教育“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简单的、无意识的模仿”、“原始社会只有最简单形式的教育。”(四)教育的劳动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劳动,这是我国比较公认的看法。具体之,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发展的需要。(根据恩格斯关于劳动创造人的基本思想而形成的理论)1.教育是随着劳动的实际需要产生的;2.劳动使人产生了教育所不可缺少的两个基本条件:语言和思维。教育起源于人类的交往活动。(主要代表人物叶澜)这种学说批判劳动起源说,研究教育起源不能只停留

4、在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出发进行演绎,满足认识的一般水平,而应该把握教育的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五)教育的交往起源论二、学校教育的出现及教育的形态(一)学校教育的产生1.最早的学校教育产生于古代的两河流域,即两河流域的亚述和古巴比伦,然后是古埃及。在中国,根据文献应该是夏朝。2.公元前15、16世纪,世界三大文明中心——中国、希腊和印度,学校已经普遍建立,制度也日趋完善。提问:从教育的起源开始到学校教育的出现,教育的要素有哪些?学生20年左右五千年人类的总体认识过程(二)教育形态教育形态是指教育三个基本要素所构成的教育系

5、统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展现形式,简言之,就是教育发展的不同形式。1.从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的场所或空间标准出发,将教育形态划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2.从教育系统自身标准出发,将教育形态划分为“非制度化教育”和“制度化教育”。3.从教育系统赖以运行的时间标准以及建立其上的产业技术和社会形态,将教育形态划分为“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信息社会的教育”。3.教育形态可划分为“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信息社会的教育”。(教育的历史发展)(1)农业社会的教育农业社会是人类进入的第一

6、个文明社会,是指通过原始社会末期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从原始的渔猎采集方式中分化出来的以农耕为主的社会形态。农业社会的教育有以下特征:①古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②教育的阶级性的出现和强化③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2)工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是在农业社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比较高级的社会形态,是以机器大工业的出现为主要标志。工业社会教育有以下主要特征:①现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②教育与生产劳动日益结合③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④教育的复杂程度和理论自觉性越来越高(3)信息社会的教育信息社会教育的主要有以下特征:①学校将发生一系列变革②教

7、育的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全面理解③教育的国际化与教育的本土化趋势都非常明显④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信息社会又称为后工业社会、知识社会等,与工业社会相比,信息社会仍然是一种形成中的社会,而不是一个已经基本成型的社会,因此具有一种过渡性。三、现代教育的主要功能现代教育的主要功能:个体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一)现代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1.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1)促进个体社会化①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②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③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2)促进个体个体化①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

8、能力的发展②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③教育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高考咨询会2.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1)个体谋生功能(人生存的手段和工具)(2)个体享用功能①人的成长需要教育②获得“意志自由”(二)现代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教育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组成1.教育的经济功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