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教学基础

教育心理学:教学基础

ID:46668888

大小:3.52 MB

页数:90页

时间:2019-11-26

教育心理学:教学基础_第1页
教育心理学:教学基础_第2页
教育心理学:教学基础_第3页
教育心理学:教学基础_第4页
教育心理学:教学基础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教学基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育心理学主讲:张振新博士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专业基础课1学术背景1、原杭州大学教育心理学专业获学士学位2、浙江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获硕士学位3、华东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获博士学位研究兴趣1、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2、教育与心理研究方法3、学生学习的元认知研究父与子社会兼职1、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2、浙江省心理学会理事、省教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2第一章教师与教育心理学3本章主要内容教师的专业成长国内外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教育心理学对教师的作用4第一节教师的专业成长5新手水平高级新手水平胜任水平熟练水平专家水平一、

2、教师的成长之路我是顶级专家,哈哈!6情境因素二、影响教师成长的因素系统过程教师成长个人因素7三、有效教学的成分有效教学反思自我知识与自我调节决策教育研究的应用批判性思维与问题解决技能教学与沟通技能学科与教学资源的知识学生及其学习的知识8专家教师的知识结构内容知识(ContentKnowledge)教学法知识(PedagogicalKnowledge)四、专家教师的知识结构9教师专长、教学能力与教学结果的作用模式(Berliner,1992)教师专长教学能力教学结果知识专长讲解认知方面管理专长管理学业成绩的提高教授专长教学情感方面诊断专长

3、诊断社会方面五、教学专长的类型10六、教育家的素质结构国际的学术视野传统文化根基丰富的教育实践科学的研究方法11教育家的典型代表:陶行知先生12教育家的典型代表:顾泠沅先生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上海研究中心副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年来先后完成了大面积提高数学教育质量的实验研究、教改实验的方法学与教学原理研究、基于中国当代水平的数学教育改革报告、上海数学教育的跨世纪行动研究等大型科研项目。主要论著:《学会教学》、《教学实验论》、《青浦实验启示录》和《进入21世纪的中小学数学教育行动纲领(1997

4、-2010)》。13七、“教育心理学”主要的研究领域论文:Cognitionandlearning作者:GreenoJ.G.,CollinsA.M.,&Resnick来源:Handbookofeducationalpsychology(1996)14作者像GreenoJ.G.ResnickL.CollinsA.M.15教育心理学主要的研究领域理论部分1、知识观2、学习观3、迁移观4、学习动机观实践部分1、学习环境设计2、课程设计3、学习评价16八、教育心理学学科性质心理学专业的设置基础心理学(理科)应用心理学(理科)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文

5、科)1718学科的性质与学科方法1学科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由学科方法决定,而学科方法又取决于学科所研究的问题。2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三大学科群方法之异同:(1)自然科学的方法是格物致知的,它执着于物本的向度、实证的程序和义无反顾的真切。物本是前提,实证是手段,真切是准的。自然科学的最大动力来源于“物欲”。19(2)社会科学的方法是实事求是的,诚挚是其态度,务实是其基础,超迈是其追求。社会科学的目的是完善和改进社会秩序,协调社会发展(3)人文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化感通变的,它突出的特点是人文祥合的秉性,化感的方式和通变的目的。化感不是专

6、制话语,不是暴力手段,不是信仰的强迫,化感依赖于被化者的自学,其秉性是祥合的。通变是与道俱化,是智慧圆融,是毋臆毋必毋固毋我。化感通变包含了真善美,其核心是善。203三大学科群方法的本质差异自然科学的方法起于欲,志于物;社会科学的方法立于诚,重于信;人文科学的方法秉于和,兆于祥。4三大学科群方法的利钝自然科学的方法基于真,过于“切”;社会科学的方法本于实,超乎“在”;人文科学的方法根于善,迟于“治”。5三大学科群方法的境遇自然科学的方法越来越走俏,并且被扩大化;社会科学的方法往往被纯科学化和功利化;人文科学的方法常常被忽略和扭曲。216

7、三大学科群方法的未来出路(1)三大学科群方法的三位一体的异质同构,吸收各种方法之长,避免各种方法之短。(2)不同学科群方法的价值取向的涵摄共和。没有人文方法的方法是失魂落魄的方法,没有社会科学方法的方法是丢弃现实的方法,没有自然科学的方法是无法走向未来的方法。(3)三大学科群各种方法的互补互动,融会贯通。22教育心理研究的变量一、自变量:又叫实验变量。研究者在实验中操纵、改变,以影响被试行为的因素。1外部刺激:包括物理刺激和社会刺激。2被试变量:如性别、年龄、智力、民族。3被试的暂时特性:如动机、需要和疲劳等。自变量有不同的水平。也有不

8、同的类型,如数量型和分类型。二、因变量:又叫反应变量,它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是研究者观测的变量。选取因变量应注意:1必须对自变量敏感。应防止地板效应和天花板效应。2应稳定可靠,具有信度。3能反映所要测量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