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美学思想探究

孔子美学思想探究

ID:46667582

大小:6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6

孔子美学思想探究_第1页
孔子美学思想探究_第2页
孔子美学思想探究_第3页
孔子美学思想探究_第4页
孔子美学思想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孔子美学思想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孔子美学思想探究(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山东济南250100)【摘要】作为中国最有影响的教育家、思想家以及“美育”的推崇者,孔子将人性与道德、理想与现实具化到审美流变中,建构起以“仁学”为基调,以“文质统一”、“美善融合”为审美标准,以“中和之美”为集屮体现的美本质思想,为屮国美学传统的形成、发展指明了方向。探究孔子的美学思想不仅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儒家传统文化的理解,而且将会为中华文化的复兴、弘扬以及繁荣提供有益的启示。【关键词】仁学;文质统一;中和之美;孔子美学思想孔子是中国丿力史上第一个提倡“美育”的美学家,虽然他对于美的论述还只是停留在片断性的解释和

2、缺乏系统性的、简单朴素的阐发,但其散见于各种专著、论文的美学思想却在一定程度上触及到关于美的木质的重要问题,为H后美学及艺术的发展、研究奠定了基础。一、“仁学”为基础的美学思想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学说涉及各个方面,其一以贯之的“仁学”理念是构建孔子思想和理论的基础,当然他的美学思想也毫不例外是其“仁学”思辨的衍生。孔子“仁”的内涵宽泛而丰富,各种解释或定义都难以穷尽其某一侧面。在由弟子们收集整理、记录编撰的孔子言行集《论语》中“仁”字出现了百次之多,涉及或直接解答“仁”的言论也有十例之多。“里仁为美”(《论语•里仁》)中对社会美、人性美的提倡

3、和推崇以及“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篇》)中“爱众”思想的提出所追求的最高社会理想和所奉行的最高伦理标准亦即孔子的“仁”。“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诗与乐等艺术形式通过沟通情感、感发心志作用于社会伦理,产生怡养性情、提高修养的美学效果,从而唤起人们对“仁”以及“美善”的自觉追求。因此要达到“仁”的思想境界,做到“克己复礼为仁”,感召人们将“礼”作为封建等级制度应遵守的规范必须充分发挥艺术创造及审美在社会牛活屮的积极作用。“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侑》),孔子将“仁”视为识礼和学习

4、音乐的基础,认为不以“仁”为精神主宰的外在追求无异于空中楼阁,毫无意义和价值。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在这里孔子将“仁”、“礼”、“乐”并列突出,将艺术的社会效用再一次上升到重要的高度,同时也侧面反映了艺术修养对于人格完善的重耍性。二、“文质统一”的审美理想文与质相统一、美与善相融合是孔子审美标准的立足点,同时也是衡量艺术价值的重要标尺,孔子的W美理想是构建在内容与形式完美协和之上的尽善尽美。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在孔子看来,内在的道德品质和外表形式的修养同样重要,“质胜文”或“文胜质”任何一方

5、面的偏颇都将陷入外表的粗野或内心的浮夸,一个人只有真正做到了“文质彬彬”,有品德、有修养、有才能、有智慧才能称其为君子。同时孔子将“文质彬彬”这一弃“文”与“质”缺陷基础上的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审美范畴由为人处世推广到文化艺术领域,强调优秀的文学艺术应该是内容与形式浑然天成的完美统一体。“文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孔子认为文章或诗歌等文学艺术可以发挥抒胸志、阐抱负等社会效用,但是文学艺术要想获得持续的生命力不仅要注巫思想内容的深度而且要协调文采辞藻等艺术语言以及形式的优美,才能“言之冇文,行而久

6、远”。同样,音乐要起到教化人的目的,给人带来美的熏陶和享受,也应该有好的内容和形式。“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至于斯也(《论语•述而》)、“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矣。'”(《论语•八侑》),《韶》乐实际上是一种为舜歌功颂德的乐曲,他广纳贤才、广施仁义,使得民众安居乐业、民风淳朴,深得孔子的赞赏。所以在孔子看来《韶》乐不仅在内容上符合善亦即仁的要求,而且在形式上也符合美的耍求,故能做到尽善尽美。而《武》乐主要是对周武王武力征讨天下的描绘,其麒武的精神与孔子所提倡的“仁”、“礼”相违背,《武》乐虽

7、能做到形式上的完美,然而在内容上却是缺乏仁善的。因此,在孔子看来,艺术只有在符合道德要求的基础上达到文与质或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才能产生真正的美感、发挥其真正的审美价值。三、“中和Z美”的美本质思想“中也者,夭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中,孔子提出“中和之道”,指岀“中和”乃天地万物运行之根本,过与不及都将是不完善的缺失。所谓“中和”就是恰半的调和、节制与平衡,前文提到的“文质彬彬”、“尽善尽美”亦是形式与内容基础上的屮和,从而实现内在的道德甜质和外表形式修养的统一O“中和Z美”作为中国古典美学的范

8、畴,含有“中正”、“平和”之意,“中”是把握度的界限,“和”则是多样性的统一。孔子是诗歌和音乐的离手,崇尚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