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视角的习题教学策略

基于儿童视角的习题教学策略

ID:46666953

大小:6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6

基于儿童视角的习题教学策略_第1页
基于儿童视角的习题教学策略_第2页
基于儿童视角的习题教学策略_第3页
基于儿童视角的习题教学策略_第4页
基于儿童视角的习题教学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儿童视角的习题教学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于儿童视角的习题教学策略【关键词】儿童视角;习题;去“境”;动态;分解【中图分类号1G62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16)06-0073-02审视当前的小学数学习题教学,一些教师存在着无视儿童的认知起点、漠视儿童的兴趣点和歪曲理解多媒体教学等问题。部分教师在“啃老本”和“重复昨天的故事”,使得学习内容变得枯燥无味,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断减弱。因此,基于儿童视角去改革当前的数学习题教学迫在眉睫。1•去“境”教学习题,用大问题引发探究。翻开苏教版小学一到六年级的数学教材,就会发现其中冇许多这样的习题,它们通过辅助情境(画面、图形、表格等)将

2、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融合其中。如果我们直接将其呈现出来,然后按照设定的路线引导学生解题,问题会得到很顺利的解决,但学生休验不到这种数学思维产生的路径,他们的探究欲得不到激发。如果我们去除这样的辅助情境,以“大问题”的形式引发学生探究,解决问题将成为学牛自身思维发展的需要。图1所示的是苏教版六上“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整理与练习”中的一道练习题。教学时,大多数教师会直接出示题目,可以想象,学生很容易就能解决问题,用时短•且正确率高。可是,为什么要这样测量土豆的体积呢?是怎么想到这种方法的?一定要这样测量土豆的体积吗?……对于这些能够引发学生思维发展的问题,学生心里都明白

3、吗?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他们还能想到这种方法吗?我很担心这些问题的答案。于是,我对该题目的教学进行了重构,收到了不•样的效果:课前准备一些土豆,课堂上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这样一个“大问题”:这里有一个土豆,你能想办法测量出它的体积吗?学生的探究热情高涨,想出的方法也十分新奇,一个学生说:用两个相同的空杯子,其中一个装有土豆,然后将这个装土豆的杯子装满水,再把里面的水倒进另一个空杯子,此时杯子屮液面以上的空间就是土豆占去的体积。冇学生补充:杯子上要有容量刻度才行。另一个学生持反对意见:杯子上没有刻度也行,只要找一个方杯子(外形是个长方体或正方体),先放一部分水,然后在杯子

4、上齐水面的地方画一条线,将土豆放进去,土豆就把水“挤”上去了,再记录一下水面的位置,然后量出数据求出上升的这部分水的体积,就是土豆的体积。还有的学生想到用橡皮泥包裹的方法:先用橡皮泥包住土豆,并将外表做成一个长方体,计算出体积,然后把橡皮泥剥下来,并将剥下的橡皮泥再捏成一个长方体,算出体积,最后把两次的体积相减,就算出土豆的体积了。数学教学应从儿童的现实发展水平出发,关照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为他们提供思维发展的“场”。这道练习题经过这么一处理,儿童的思维一下子就打开了,不但调动了他们探究的积极性,还大大培养了他们的探究能力,使他们的数学思维得到了发展。2•动态教学习题

5、,演绎智慧课堂。心理学中有这样的启示:把“动词”用在被试身上,往往能更容易收获创新的思维。这是因为“动词”代表着发生的过程,它是一座桥梁,沟通着已知和未知。其实,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也有着类似的道理。动态地呈现题目屮的条件,冇时会收获意想不到的精彩。苏教版三下“年、月、日”单元有这样一道练习题:小星晚上8时唾觉,第二天早上6时起床,她一共睡了几个小时?我先呈现如图2所示的钟面图,一些学生提出了“数”的方法,还有一些学生提出了“算”的方法。此时,我又抛出一问:还有没有英他方法?(学生沉默不语,于是,我加入了一个小动作一一将时针从“8”用手拨大半圈使其指向“6”。)生(大叫一

6、声):哦,我想到了,可以用12-2=10(小时)。师:咦?什么意思呀?能给我们解释一下吗?生(边说边比画钟面时针运动的过程):时针在钟面上转一圈是12小时,现在从8转到6,时针在钟面上形成的轨迹是这样的(如图3),只差2个大格就是一整圈了,所以用一圈的12小时减去没有经过的2小时就是睡觉的10小时。师:孩子们,你们听懂他的意思了吗?他是借助什么來发现这种方法的?生:运动的路线。师:在做作业或考试时,我们手上没有现成的时钟怎么办?生:画图。师:是的,画一个钟面的图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题目,如果让时针动起来想象一下,有时还会帮助我们发现更加巧妙的方法。当学生呈现出“数”和“算”

7、两种基木方法后,我引导学生让时针动起来想象一下,正因为这么一“动”,学生的思维由静态变成了动态,学生思维的关注点也由关注时针起、始的两种状态变成了关注时针针尖运动形成的轨迹。3•分解教学习题,引领思维多元发展。教材中不乏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题目,它们大都是一题多问,而且每个问题的难度是逐渐加深的。此时,如果教师直接把书上的题目呈现给学生,学生自然也能做,但会做的占少数,而且学生做题的举动是被动的,难有思维发展和创新的快乐感。原因在于学生的行为是教师主观上的唆使,而并非他们内在的需要,这样的教学对学生来说是低效的甚至是负效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