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651683
大小:5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6
《关于《机械基础》教学浅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机械基础》教学浅探(作者:张春艳发表时间:2014年笛月)论文关键词:基础;学习兴趣;实践能力论文摘要:《机械基础》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学好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因此本文从两个方面讲述了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机械基础》课的学习效果。《机械基础》是机械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内容包括机械传动,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使用维护及基本的设计计算方法。由于课程涉及面广,知识点多,同时不少学生缺乏机械方面的感性认识,学习难度较大。因此,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在课堂中应该改变教者满堂灌的方式方法,把现代的教学思想和本课程的具体内容相结合。在教
2、学中本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来推进教学。一、愉快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夸美纽斯说广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条件之一。”兴趣是环境和文化的产物,是后天习得的。它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发展能力不可或缺的心理素质,又是学习的动力,反复学习的结果。因此在学习《机械基础》这门内容多,实际操性强的专业基础课时,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乐,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如讲授较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和应用后,分组叫学生做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和双摇杆机构。有些学生理论成绩差些,但动手能力较强,通过动手制作来激发对
3、理论知识的学习。然后展示各种模型。接着我有意挑选两个双摇杆机构模型来演示:一个是随着我把机架变换,由双摇杆机构一会儿变成了双曲柄机构,一会儿变成了曲柄摇杆机构;另一个不管机架怎么变换,它始终是双摇杆机构。这就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是双摇杆机构,为什么一个能变,一个却不能变?这时可以讲曲柄存在的条件[较链四杆机构中必有一个是最短杆,且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这个大前提。通过教具演示,让学生理解在这个大前提下所得出的三个结论:(1)取最短杆为连架杆时,构成曲柄摇杆机构。(2)取最短杆为机架时,构成双曲柄机构。(3)取最短杆为连杆时
4、,构成双摇杆机构。若这个大前提不存在,即当较链四杆机构中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大于其余两杆之和时,则曲柄不存在,只能构成双曲柄机构。最后叫学生量一量自己模型中各构件的尺寸,算一算数据,然后试一试自己的模型变化是不是与上面的结论一致。学生在这种既轻松愉快,又能动手动脑的课堂上听课,肯定比纯粹听理论课来得有兴趣,所掌握的知识也不易忘记。二、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本课程从生产实践中发展起来,而又直接为生产实践服务的学科,因此,它是一门与生产实践紧密联系的课程,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者:张春艳
5、发表时间:2014年“月)1是结合生活和生产实际,理解书本知识书本知识往往理论性较强,较为抽象,能有机地与日常生活和实际相结合。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学习锻造与冲压的概念时,学生往往只是死记硬背。结果只能是一知半解。如能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例子:铁铲子上经过铁锤的锻打。使金属材料产生变形,从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质量的锻件;铁制饭碗是使板料经过冲压成形的,是冲压件。在学习铸造时,可以结合农村铸造铝锅,来讲解铸造步骤。2是结合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制教具的能力在学中穿插机械方面知识,使学生对机械产生兴趣。在学生对较链四杆机构的运动规律基本了解后。利用
6、课余时间,在学生中开展自制较链四杆机构的小制作比赛,并且要和上一届同学的作品相比较,看看哪些同学做得好,同学们的参赛积极性非常高。小制作做好以后,请同学们拿自己的作品进行演示,然后进行评比。通过小制作比赛,既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巩固和加深了理论知识,对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的存在条件有了更深的了解。3是进行现场参观教学参观教学可以使学生接触实际事物,使教学活动和生产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加深对教材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学完曲柄摇杆机构后,组织学生到加工车间参观,认真观察CA6140.CDS6132型车床,熟悉其构造与设
7、备的工作原理。让学生观察车床的进给动作,使学生发现加工零件进刀时慢,退刀时快,讲解车削加工时,请师傅给予现场操作。任课教师边参观边讲解,这样就会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更深的印象。同时参观教学法还能使学生受到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等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可谓是一举多得。实践证明,以上几种教学模式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都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学生既学到了理论知识,也掌握了实践技能,提高了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非常适合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