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伦理视角下的教师专业素养

关怀伦理视角下的教师专业素养

ID:46651340

大小:7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6

关怀伦理视角下的教师专业素养_第1页
关怀伦理视角下的教师专业素养_第2页
关怀伦理视角下的教师专业素养_第3页
关怀伦理视角下的教师专业素养_第4页
关怀伦理视角下的教师专业素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怀伦理视角下的教师专业素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怀伦理视角下的教师专业素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姓名:林美学号:2009822081关怀伦理视角下的教师专业素养摘要:关怀伦理是当代西方女性主义伦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以女性特有的心理特征为视角来对现代人际道德关系进行重构,因此其所包含的思想具有独特的内涵和重要的应用价值,对教育学也有很多有益的阐述和启发。本文在简单介绍关怀伦理的基本理念的基础上,就关怀伦理对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进行了阐述。关键字:关怀伦理、关怀关系、教师专业化诺丁斯(NelNoddings)的关怀伦理学是西方理性传统下,异军突起的由女性主义者提出的伦理学,它强调过去在学术上受到压抑的女性特质思维,

2、而提出关怀情意才是道德的基础。它在道德哲学上的学理基础,提出相对于男性精神的女性精神,相对于道德推理的道德态度,和不同于父亲语言的母亲语言。并且诺丁斯以女性观点重新诠释存在体验,以关怀关系中的对话和述说,打开了教育的新局面。一、关怀伦理的基本理念关怀伦理的基本理念可以分为三部分:(-)哲学方面:以关系为人存在的全幅基底,以关怀为人道德存在的基础关怀伦理学以女性的生活实践体验出发,批判地继承存在主义的存在体验,提出——“关系”为人存在的全幅基底,而“关怀之情”就是人的道德基础。关怀伦理学揭示“理想的关怀关系”为:关怀者的关怀是开放地接受对方,并对自己所关怀的对象作出关怀实践的承诺;而受

3、关怀者是在被接纳中,自出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表现自己的需求。每个人都在被关怀和去关怀别人的关怀保存结构中,让道德情怀交流而贞定,这是人生的实境。•人与人之间的“相遇”或“邂逅”,就是一种关系的开始,这也是可感可体的。诺丁冇一句很重要的话,将她和过去以“理性”为道德核心的哲学家区隔开來,她说:“关怀是道德的基础,而非道德是关怀的基础”。这是说道德不是高悬在上的外在之理,而是内在于我们心中的触动之情。由这点也町以说明:关怀伦理学是以人的内在“情意”作为道德的根本。(二)心理学方面:关怀之情的内在三角动力学——关怀情意、理想与承诺曲于人在面对道德关怀情意的内在召唤时,会冇种种冲突因索左右自己

4、关怀实践的抉择::要去关怀,或不去关怀,要如何关怀等。因此当道德义务感产生或没有产生时,这要从人内在的关怀“情意”所产生的道德“理想”和道德“承诺”的关系去分析,于是关怀情意,承诺和理想三者的互动,成为关怀的内在动力学的分析。在上述哲学基础部分,是对于人的存在处境作一呈显,在此则是就道德实践真实发生时,道德自我内在的情意力量和抉择矛盾加以分析。当人的关怀情意流霜出來而在关系中实践时,实则是一种理想自我形象的实现。这种理想自我的形象越清处或期许越深时,那出情意而产生的承诺会越深厚,实践的动力也会越强而坚持下去。但这其中的发动和关连是没有必然保证的。因为,我们的关怀情意不一定会流霜,即使

5、流SS岀來,也不一定会形成理想而下承诺,即使下了承诺要去实践,这承诺也未必会持续而将理想完成,又这承诺即使持续,也未必符合受关怀者的需要。这当中有种种的可能和不可能,使得道德实践成为没有保证的。这也突显了在关系中的人,其实也是自由的。(%1)教育学方面:培养关怀之情,保存道德理想,增强道德承诺了解了对于道德义务之承诺与实践,是來自于关怀情意所产生的道德理想时,道德理想的保存,培养和增强,便成为重要的道德和教育议题。因此努力造就“有能力的关怀者”,便成为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这包括:1,运用内在心灵自发的力量,外在的社会结构机制调整,,來护持住人的理想;1,运用教育方法中示范,对话,练习

6、,肯认的力量,來培养道德理想;2,在课程教学的安排中,注意到学生有关系一贯性的需求,包括:时间,地点,人事,和课程的一贯性;3,在成果的验收上,教师要能体认到——在教学中所创造出來美好的自出学习经验,以及在其中所呈现的关系中的悦乐,正可以作为道德理想的回馈力量。从这样的架构可以看出:关怀伦理学的思维模式,不是理性逻辑式的平铺,而是要呈显人性中情意动态辩证的曲折变化,从中指点出人性中冇关怀的初衷。而壇强关怀情意,必须正视人性层面中“理想”的部分。而这道德情意背后的动力方向,要靠生活中口积月累,潜移默化的努力來达成——这就是教育实践需要完成的任务。二、关怀伦理对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在诺丁理

7、想的教育重建蓝图(Noddings,1992)中,面对学生的成长需求,教师就是关怀者,因此整个师资培育和教学实习的过程,都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去加强调教师们的专业敏感度和权变能力(Noddies,1984,1986)。教师的观念与索质是教育改革成功与否的核心关键。本文从关怀伦理学的观点提出身为一位教育工作者,应对下列各方面有认知、反省与实践的能力,包括:(-)教师如何看待知识——去专业化的专业要求首先,诺丁斯主张在教育上,应该走向“去除专业化的教育”(No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