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腹部手术后并发症临床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腹部手术后并发症临床探究[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治疗腹部手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行腹部手术患者200例。根据不同手术并发症采用中医辨证汤剂口服。14d为1疗程。结果:全部治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6.00±3.66)d。结论:对于腹部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配合中药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无副作用,能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关键词:中药;中医辨证;腹部手术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076-02大部分患者在腹部手术后恢复阶段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恶心、腹胀、肛门无排便排气、肠鸣音弱、胃肠减压引流量多
2、等症状,更有甚者出现腹腔积液。小便失禁,创口不易愈合,胆汁反流等症。如果处理不当。会延迟经口腔进食时间,有时候甚至发生切口裂开需要再次手术,西医治疗患者恢复慢,费用昂贵。住院时间长。笔者对腹部手术后患者采用活血化瘀、理气通腑法中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09年10月一2011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200例患者。年龄16-80岁。均有腹部手术史。手术后10h至2周不等。其中十二指肠、胃手术史60例;结肠、小肠手术史120例:肝脏手术史10例;脾切除手术史10例;其中发生腹胀、肠鸣音减弱、恶心等胃肠道并发症120例,胆汁反流等肝
3、、胆并发症5例,小便失禁10例,腹腔积液10例,创口久不愈合5例。1.2治疗方法所有病例均采用中医辨证治疗。(1)肠麻痹的治疗,组方:香附10g,生大黄10g,甘草10g,枳壳10g,焦楂曲各10g;紫花地丁10g,金银花10g,赤芍10g;热重者加黄连,血瘀加红花、桃仁各10go体质虚弱的患者加用当归10g,黄英30g,腹胀明显的患者加用红藤15〜20g,芒硝20^30g;(2)腹腔积液的治疗,组方:生白术15g,黄英20g,甘草15g,扁豆15g,山药10g,茯苓15g,泽泻15g,党参15g,金银花20g,车前子15g,生大黄15g,当归15g,蕙该仁20g
4、;(3)小便失禁的治疗,组方:益智仁15g,桑螺10g,复盆子10g,龙骨15g,黄英30g;(4)创口愈合的治疗,药方:肉桂15g,黄竄15g,当归10g,干姜10g,红花10g。创口每日清洁消毒1次,并保持敷料干燥。(5)胆汁反流的治疗,组方:吴茱萸10g,黄连10g,旋覆花10g,代赭石10®中药均每日煎服1剂,分3次服用,14d为1疗程。1・3疗效标准参照文献[3]相关标准。2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最短3d,最长15d,平均住院时间(6.00±3.66)do3讨论患者腹部手术后,尤其是在消化道手术后,由于迷走神经主干或分支切断后。肠蠕动功
5、能减弱及胃排空,患者往往伴有肛门无排便排气、肠鸣音弱等症状。在补液、禁食、对症治疗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配合中药治疗会取得较好的效果。中药能促进胃肠蠕动,起到加快胃肠功能的恢复。进而使患者在短时间内肛门排气、排便,住院时间缩短。恢复快,降低了住院治疗费用,患者容易接受,而且不受条件和地域限制。中医学认为手术操作在祛除原发病的同时常伴有对其他组织的损伤。(1)腹为脾之域,脾虚水湿不化,则腹膜水肿持续不消。积液主要由于湿热与瘀血搏结,从而导致疼痛、渗出液增多,治疗以健脾为主,用茂、术、参等药物;再用四苓散、车前子、金银花等药物利湿解毒。疗效显著。(2)中医认为小便失禁是
6、由于患者肾气质虚,手术后调养不够,从而导致肾气亏虚加重,纳差。膀胱肌失去约制力约所致。在中医的治法上,主要是补肾气,辅以固摄膀胱,标本兼顾,可以得到显著效果。(3)手术后,离经之血就是瘀,经络脏腑之间被离经之血瘀阻断。使身体内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结为症瘟,产生腹痛、腹胀等症。症凝、瘀阻影响脏腑失调、气血流通、气机升降失调就会出现呕吐、恶心、肛门无排便排气、肠鸣音弱。中医治疗以活血祛瘀化瘀血,利脾益气以摄血,则瘀血化疼痛止。创口愈合慢主要是阳气不足。肌肉营养供应差,从而导致刀口不易愈合,所以治以健脾温阳益气,脾胃的功能恢复正常后,创口自然愈合。(5)中医认为胆汁
7、反流主要由于胆热内郁而导致气不降,气不降则横逆犯胃,从而导致胆汁反流。治疗重点在于清胆热、降逆气,经治疗后热清、气顺后。则无横逆、上逆的症状。现代医学认为。腹膜损伤后。由于它的自然修复作用,成纤维细胞导致瘢疤形成几乎都要发生粘连,轻者会引起腹部不适,重者会导致粘连件肠梗阻。而中医在治疗本证中,根据"血可活而不可止”、“六脏以通为用、通则不痛”的原则。用散结、活血化瘀、理气调理脏腑。疏通气机之法在腹部外科患者术后恢复治疗中,取得显著疗效。参考文献[1]王忠新.老年人腹部手术后低氧血症的监测及意义[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4,26(2):124〜125.[2]
8、刘树伟.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