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反应与“可计量”计算融合的中考命题策略

中和反应与“可计量”计算融合的中考命题策略

ID:46642441

大小:89.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1-26

中和反应与“可计量”计算融合的中考命题策略_第1页
中和反应与“可计量”计算融合的中考命题策略_第2页
中和反应与“可计量”计算融合的中考命题策略_第3页
中和反应与“可计量”计算融合的中考命题策略_第4页
中和反应与“可计量”计算融合的中考命题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和反应与“可计量”计算融合的中考命题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和反应与“可计量”计算融合的中考命题策略摘要:以2012〜2014年苏州市中考化学卷“中和反应”试题为案例,从化学计量角度阐述了以化学实验有效数据与计算的有机融合,考查初中学生“可计量的单一化学反应的简单计算”的核心能力等的命题策略。从初中化学计算教学层面贯彻落实课程标准出发,让学生从不可计量的、凭空臆想的、情景虚假的、脫离科研实验和生产实际的无谓的“题海”中解放岀来,以期达到“减负”目的。关键词:中和反应;“可计量”计算;化学计量学;中考化学;命题策略文章编号:10057C6629(2015)2?C0077?C04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1问题的提出2011年

2、9月我国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版课标”)颁布并开始实施。自2022年9月起,在认真贯彻新版课程标准里的8个“基础学生实验⑴”过程中,为切实减轻初中学生在化学计算上的课业负担,苏州市初中化学教学研究的主题定为“可计量”中和反应与“可计量”计算融合的中考命题策略摘要:以2012〜2014年苏州市中考化学卷“中和反应”试题为案例,从化学计量角度阐述了以化学实验有效数据与计算的有机融合,考查初中学生“可计量的单一化学反应的简单计算”的核心能力等的命题策略。从初中化学计算教学层面贯彻落实课程标准出发,让学生从不可计量的、凭空臆想的、情景虚假的、脫离科研实验和生产实际的无谓的“

3、题海”中解放岀来,以期达到“减负”目的。关键词:中和反应;“可计量”计算;化学计量学;中考化学;命题策略文章编号:10057C6629(2015)2?C0077?C04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1问题的提出2011年9月我国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版课标”)颁布并开始实施。自2022年9月起,在认真贯彻新版课程标准里的8个“基础学生实验⑴”过程中,为切实减轻初中学生在化学计算上的课业负担,苏州市初中化学教学研究的主题定为“可计量”化学计算,即开展化学实验与化学计算在“可计量”基础上有机融合的教学实践研究[2]。“计量”从词源意义上被解释为:“①把一个暂时未

4、知的量与一个已知的量做比较,如用尺量布,用体的量测工具;“计量”与计算又密不可分。“计量”还要科学选择计量单位和科学控制影响计量的各种外界因素⑷。温计量体温;②计算。⑶”显然“计量”离不开相应再从化学计量学的角度来看“计量”与化学的关系。“化学计量学是化学中所有数学计算的基础”。而化学计量学与初中阶段化学有密切关系的应用通常包含下列内容:(1)化合物组成的计算;(2)化学反应的计量关系的计算;(3)溶液中各组分的浓度和数量的计算⑸。又“化学计量学运用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优化化学量测过程,并从化学量测数据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用的化学信息,是一门化学

5、量测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学”[6]o它现已被欧盟分析化学专业委员会列为分析化学的四大支柱学科之一[7]。从初中化学教学角度,何谓“可计量”?笔者以为从“可计量实验”的仪器角度,有托盘天平(精度0・匹或0・2g不等)、电子天平(精度O.lg或O.Olg或0.00昭不等),各种规格和精度不同的量筒、滴管、温度计、广泛pH试纸、数字化传感仪等。科学家通过大量精密的量测实验得出的可查阅的数据,如相对原子质量、溶解度等。再从“可计量计算”的角度,就是教师按照初中化学现有的实验器材以及教材提供的可查阅的数据,设计情景真实的量测实验,并合理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有关元素质量分数、混合物中某一纯净物纯

6、度、溶液中某溶质质量分数和单一化学反应的简单计算。或者说,初中阶段化学计算题中提供的数据必须真实可信、有据可查,具有“可计量”性和可操作性。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的典型,又是离子反应中可靠的、真实的“可恰好完全反应”的典型,且是高中化学中和滴定实验及其定量计算的基础[8],是大学分析化学中使用计算机编程技术实现中和反应滴定曲线复现的经典案例。怎样在义务教育阶段夯实中和反应及其计算的基础是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重要课题之一。苏州市中考化学命题组近三年连续围绕“中单一化学反应的简单计算”的核心能力。和反应”这一核心知识,考查了学生对于“可计量的以下笔者以近三年苏州市中考化学中和反应的

7、化学方程式计算为案例,阐述“可计量”化学计算的命题策略。2由指示剂的变色到溶质质量计算2.12012年题例试题以指示剂的概念和作用为背景,从洗气装置吸收和半定量分析的角度考查物质检验和检测的关系,再根据指示剂在中和反应中用于判断“滴定终点”的依据,引岀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物的质量,进而考查反应后生成物作为溶质的量以及配制饱和溶液的实验操作与对应的计算。第36题(7分)为判断某物质的存在或某物质恰好完全反应,通常以特定物质的显色达到目的,能显色的物质就称“指示剂”。女小用蓝色的石蕊试纸变红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