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离散理论观照中华汉典籍翻译策略

以文化离散理论观照中华汉典籍翻译策略

ID:46637012

大小:6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6

以文化离散理论观照中华汉典籍翻译策略_第1页
以文化离散理论观照中华汉典籍翻译策略_第2页
以文化离散理论观照中华汉典籍翻译策略_第3页
以文化离散理论观照中华汉典籍翻译策略_第4页
资源描述:

《以文化离散理论观照中华汉典籍翻译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以文化离散理论观照中华汉典籍翻译策以文化离散理论观照中华汉典籍翻译策略1•典籍翻译1.1典籍翻译的意义典籍翻译对于弘扬本民族文化、促进国际间思想与文化交流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21世纪是全世界各个国家民族交流融合的世纪,在这样的一个全球化语境下,要保持我们汉文化的个性,就必须牢牢地抓住我们自己的语言汉语。因为语言是形成思想的工具,没有语言的巩固,思维无法定型,思想通过语言而现实化。承认语言同思维的关系既非同一,也非分离,而是互相作用和影响,互相推进和制约。语言思维是人类借助语言这种工具进行思维的一种心

2、理现象,语言思维是思维中最成熟的思维活动,语言定性人类精神世界与思维活动的最高级形式,尤其是涉及总结与反思的那部分思维。人们的人文世界与精神家园就更是依靠语言来塑造与演变的。正如洪堡特所说:一种语言代表一种世界观。语言表征形态和民族精神息息相关,体现一个民族的人文精神和内容,诠释客观世界和人生社会的直觉与理性,而人们则利用这种语言范式塑造和演绎世界、塑造和发译展自身、演绎和创造人文世界(包通法,XXXX年来国学热日益升温,典籍备受关注。然而翻译活动是一个涉及多种文本以内和以外要素的语言和社会行为,是

3、极其复杂的动态过程,典籍翻译尤是如此,其间涉及的众多因素构成了一个又一个貌似不可调和的矛盾,由于长期囿于诸如形与神、直译与意译、忠实与叛逆、归化与异化等种种经验主义的、二元对立的认识样式中,典籍翻译研究的发展似乎遇到了瓶颈。翻译实践依据西方哲学范畴和问题框架,裁剪中国传统典籍的状况,常常是在所谓的忠实原著、等值归化口号下大行其道,从而导致中国的传统深邃的哲学思辨被阉割、歪曲(郑家栋XXXX年形成的对宇宙、社会和人格美学的认知纳入到了西文的哲学和伦理范畴之中。(包通法2008)2.主体间性与视域融合既

4、然一个民族的认识与哲学标识与它的语言是这样一种互为关系,那么通过语言实现民族间的精神与思想的深度交流又何以可能呢?这种交流又何以不成为一种鸡同鸭讲的徒劳呢?从我们的生活经验来说,巴别塔式的混乱既是一种夸大的事实,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交流,无论是语内的还是语际的。即使是建了半截的通天塔也是主体间交流可能性的彰显,这种可能性的基础就是主体间性。主体间性最初由拉康提出,他认为主体是由他者界定的,我于我不在这处思,这个我不在这处便是他者,标识着主体间性。现象学大师胡塞尔在先验主体论的框架内提出把意向性构造作为知

5、识的根源,并且是人类的统觉、移情等能力使个体认识具有普遍性。海德格尔在对之接受批判的基础上建立了本体论的主体间性,研究认识何以可能等问题,他指出人与客观世界的同一性,并不是主客二元对立关系,而是主体间的交往理解合作关系。哈贝马斯进一步从语言合作交往角度界定主体间性,期望在普通语用学框架中建立合理的合作交往模式,以实现理解与沟通。伽达默尔则干脆认为,合理共通的语言交流就是实践理性和经验世界。间性视角是一种水平视角,典籍还涉及历时的理解问题。伽达默尔主张将理解的主观性置于传统中,因为任何一个理解者都不可

6、避免地处于传统中,正是传统将理解与理解对方联系在一起。作者的意图、文本的意义、读者的期待能否与译者的理解形成和谐的关系直接影响翻译的任务能否完成。所谓视域融合,指解释者的历史理解不可能是不偏不倚客观公正的,他对过去的理解总是包含着对当前情况的理解。然而解释者的视域又不是凝固不变而是动态开放的,当前的视域可以扩大到包容过去的视域,这样便构成了一个新的更广阔的视界。(周宪1997:251)如此主体间性与视域融合理论便在形而上的哲学层面照亮了典籍翻译的前路。2.文化离散与第三状态迄今为止,典籍翻译研究的主

7、流范式主要有二:或以原文为中心,或以译文为中心,且多以语言学或语文学认识观为依据。人们的关注点大多集中在源文本应当如何在目标语中再现、怎样才能得到好的、地道表述的译作,等等不,却甚少提出这样的问题:什么样的译本既受译文读者欢迎又能保留住中华文化的认识样式和智慧形态?什么样的译本会受到排斥?就翻译本身的样式和路径来看,有没有第三形态或第三空间的存在?作出答案是涉及诸多翻译要素的复杂问题。离散一词源于《新约》关于犹太人被驱逐家乡的记述,它强调远离家园、迁徙四方、生存于异族之中所经历的创造新生视角与独特文

8、化身份的心路历程。后殖民研究话语中的离散意义强调离散主体与母国及移居国之间的心理和政治距离。离散在词义层面上与流亡、迁徙同义。对于一个远离精神家园的离散者要进行文化认同的新课题,无论是从价值观念、道德伦理还是在思维范式方面,都要经历漫长艰辛的过程。然而从文化和解角度来说,离散更是一种积极的混杂状态,是一种形式上混杂、时间上不纯的文化形式。由于离散者流程于两种甚至多种文化之间,故而在当今语境下拥有更宽阔和多元的视角,能够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改造与颠覆。后殖民理论霍米巴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