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生物蛋白胶治疗骶管囊肿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生物蛋白胶治疗骶管囊肿

ID:46611333

大小:6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6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生物蛋白胶治疗骶管囊肿_第1页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生物蛋白胶治疗骶管囊肿_第2页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生物蛋白胶治疗骶管囊肿_第3页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生物蛋白胶治疗骶管囊肿_第4页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生物蛋白胶治疗骶管囊肿_第5页
资源描述: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生物蛋白胶治疗骶管囊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CT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生物蛋白胶治疗砥管囊肿作者:李彪李世和龚跃昆刘卫华韩丹【摘要】[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医用生物蛋白胶黏合剂治疗紙管囊肿的疗效。[方法]2000年2月〜2006年6月,对16例骨氐管囊肿患者,在CT引导下定位,用腰穿针经紙孔进入囊肿内,抽出囊内液后,注入医用生物蛋白胶。[结果]16例患者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6年,患者术后腰紙部疼痛及舐神经根症状明显缓解,MRI显示囊肿消失,无复发。[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医用生物蛋白胶黏合剂治疗紙管囊肿,疗效满意,微创操作,安全可靠。【关键词】紙管囊肿;经皮穿刺;生物蛋白胶紙管囊肿是一种椎管内良性肿瘤或瘤样病变

2、(1),是引起腰腿痛的原因Z—,临床上较为少见。近年來,由于MRI检查的普及,紙管囊肿的检出率不断增多。对有症状的患者,常规治疗方法是椎板开窗切出囊肿,但手术创伤大,复发率高。本院口2000〜2006年应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医用生物蛋白胶黏合剂共治疗16例紙管囊肿患者,起到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木组16例患者,男11例,女5例;年龄37〜52岁,平均44.7岁,囊肿部位S1、27例,S2、39例。临床特点:腰舐部疼痛,双下肢疼痛及麻木感,4例患者有鞍区感觉异常,1例膀胱功能障碍,3例出现间歇性跛行。临床症状与体位变换有关。查体除腰紙部压痛或相应的紙神经支配区感

3、觉异常外,无阳性体征。影像学资料:X线检查显示木组病例中3例有骨质侵蚀,1例有先天性脊柱隐性裂,MRI检查显示本组病例均为硬膜囊末端梭形的囊性肿物。1.2治疗方法患者俯卧位,应用CT定位找到紙管囊肿所在部位及紙孔,找到最佳进针点并做好标记。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局麻后CT引导下将腰穿针经紙孔刺入骨氐管囊肿内,并有透亮液体由针芯流出,由于囊肿压力减轻患者自觉疼痛缓减,同时CT显示囊腔内有低密度空气影及金属针头影,可证实腰穿针进入囊肿。有时可能抽不出液体,此种情况是由于患者俯卧位后囊肿内液体流空压力减低所致。只要CT证实腰穿针进入囊肿,即便无液体流出,也可注入生物蛋白胶〔2)。将医用生物蛋口胶

4、的主体和催化剂分别溶解后,抽入注射器内,将2个注射器安装在连接架上,把2种混合剂同时、等量注入,数秒后可行成胶冻样物质。注入时有阻力或患者感相应支配区胀痛,便可停止注射。2结果本组病例16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6个月〜5年2个月,平均2.6年。疗效标准:优:术后症状全部缓解,复查MRI囊肿明显消失或缩小,7例;良:术后紙部及下肢症状大部分缓解,仅有轻度的会阴部麻木感,复查MRI囊肿明显缩小,8例;中:临床症状部分缓解,复查MRI囊肿有所缩小,1例。优良率为93.7%o无神经损伤及脑脊液漏形成。其中3例患者术后出现低热,经过卧床休息,使用非类固醇类消炎药、镇痛剂后症状消失。3讨论骨氐管囊肿

5、在医学文献中〔3)又称舐骨脊膜囊肿、紙骨蛛网膜囊肿、舐骨神经根囊肿等,发病机理不明,Barteals〔4〕认为先天性、创伤性、退行性均可诱发本病,但多数学者认为是先天性或自发性的硬膜室或蛛网膜疝,是硬膜的一种先天性缺隐。由于紙管囊肿通过一个似阀门的装置与蛛网膜下腔相通,只有进口而无出口,导致脑脊流出受影响,导致治疗上的吸出法、囊肿壁缩小法、脂肪填充法的疗效不理想(5)。此病由于临床上较少见,并且临床表现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及椎管内肿瘤相似,故常被误诊或漏诊,需注意鉴别〔6〕。骨氐管囊肿常有腰紙部钝痛、下肢乏力、沉重麻木等症状,与体位有关,尤其在咳嗽、打喷嚏、站立、弯腰及下蹲等动作时易诱发,卧

6、位时可减轻或消失,特别是头低位症状更为减轻。这一特点常可以和腰椎间盘突出症及椎管内肿瘤鉴别。MRI对木病具有特异性,其组织分辨率高,无骨伪影,可清楚显示囊肿部位、大小,可以确定紙管囊肿与硬膜囊之间的关系及确定囊肿内的液体总量,属于非损伤性检查,可以作为本病的常规检查。据报道,在腰椎MRI检查屮,有1.5%〜5%的患者发现紙管囊肿,70%的紙管囊肿可产生临床症状(7)。对有症状的紙管囊肿经过保守治疗无效,可以采用手术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包括大面积紙骨部椎板切除术(包括囊肿部分切除和细针缝合、囊肿全部切除)和切除附着的紙尾部神经根。但存在创伤大、易致椎管内感染、脑脊液漏发生,甚至损伤神经根。P

7、atel(5)在总结接受吸出法治疗紙管囊肿的患者往往有脑脊液再聚集的情况出现而致相关症状复发,采用将生物蛋白胶置入紙管囊肿,观察结果囊肿内未再出现较多的脑脊液聚集,并扩展到CT引导下经皮穿刺注射医用生物蛋白胶黏合剂的新疗法。刘玉杰等(2)应用此法治疗紙管囊肿9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生物蛋白胶黏注入到囊肿内其黏结强度成线性增强,能提供较好的组织支持,促进伤口愈合,填塞囊腔,通过纤维蛋口溶解并被再次吸收,进而产生纤维化,使囊腔黏连闭塞。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