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冰山”视角下高职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培养浅论

“素质冰山”视角下高职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培养浅论

ID:46589041

大小:70.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11-25

“素质冰山”视角下高职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培养浅论_第1页
“素质冰山”视角下高职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培养浅论_第2页
“素质冰山”视角下高职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培养浅论_第3页
“素质冰山”视角下高职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培养浅论_第4页
“素质冰山”视角下高职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培养浅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素质冰山”视角下高职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培养浅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素质冰山”视角下高职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培养浅论摘要:当前,隐性职业素养的欠缺成为影响高职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的瓶颈。职业指导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内涵,必须以职业能力标准为导向,以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创新职业指导理念,探索职业指导模式,多途径强化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培育和塑造的过程性指导,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后劲。关键词:素质冰山理论;隐性职业素养;职业指导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5)06-0053-04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就业市场对高

2、技能人才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对影响学生就业稳定性和职业持续发展能力的隐性职业素养越来越注重。高职院校在传承职业技能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必须适应就业市场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更新教育理念,创新培养模式,构建学生显性职业素养与隐性职业素养同步生长的教育体系,全面提升综合职业素养。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学生基本素养的塑造和培育。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高职教育必须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一批高素

3、质技能型人才。”在职业教育改革中如何创新职业指导模式,助推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和塑造,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升职业持续发展能力,已成为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健康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任务。一、“素质冰山”视角下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内涵职业素养是人在职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是从业者在职业过程中内在品质和外在行为方式的整体表现,是通过后天的不断学习与实践锻炼逐渐养成和积累的职业能力和职业习惯。根据美国学者提出的“素质冰山”理论模型,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就像水中漂浮的一座由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四大要素构成的冰山。其

4、中,露在水面以上的冰山一角,指向学生掌握的职业技能,可以通过学生所取得的学历证书、参加专业技能大赛获得的奖励证书以及考取的各类职业技能证书来证明,也可以通过一些专业性的考试成绩来检验,属于人的外化素养或显性素养,是支撑职业人生发展的表象内容。而隐藏于水面之下的绝大部分冰山,由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等要素构成,指向职业人生当中的诚信守纪、敬业奉献、责任意识、工作态度、团队合作、协调沟通、创新意识等职业素养,短时间内不易直接鉴别,只有在长期的从业过程中才能够表现岀来的内化素养或隐形素养,属于职业基本素养,是整个“素质冰山”的

5、根本和基石,决定并支撑着显性职业素养。显性素养和隐性素养构成了其全部职业素养,如下页图1所示。显性素养是隐性素养的外在表现,对人的职业行为与职业发展起关键作用的则是隐性素养。正如美国著名教育家卡耐基所说:“一个人的成功15%靠知识和技术,其他85%靠做人做事的能力和方法。”因此,高职院校不仅要重视对学生“素质冰山”露在水面以上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等显性素养的培养,更要注重“素质冰山”隐藏在水下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等隐性素养的培育和塑造,使学生显性素养与隐性素养在教化、培养过程中同步生长,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二、职

6、业指导中注重塑造学生隐性素养的现实意义(一)加强学生隐形职业素养的塑造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高职教育一直比较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强是职业教育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优势所在,而对学生职业道德塑造和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没有达到与专业技能教育的同等高度,还没有完全形成科学有效的教育体系和教育模式,以致学生显性职业技能强,隐性职业素养低,职业教育基本上成了谋职教育或技术技能教育。对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培养的欠缺,是造成目前高职学生就业稳定性低、职业迁移能力和职业持续发展能力弱的根本原因。我国职业教育先驱黄炎培先生认为

7、,“谋个性之发展”是职业教育的首要目的。职业教育中,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和职业道德的培养缺一不可。因此,高职教育只有以服务学生就业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培养质量为重点,进一步创新职教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方位推进以学生素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质量工程,不断强化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才能适应国家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要求,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二)加强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塑造是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选择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强化学生职

8、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满足学生成长需要,促进学生人人成才。”隐性职业素养培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已经成为职业教育转型期的重要目标。专业本位一能力本位一人格本位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已成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提升职业素质的发展趋势。高职院校只有适应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结合学生的身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