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580960
大小:295.9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5
《中国古代数学发展的文化影响因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第29卷第2期2014年3月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OFYUEYANGVOCATIONALTECHNICALCOLLEGEv01.29No.2Mal".2014中国古代数学发展的文化影响因素邱仰聪(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广东佛山528333)摘要:中国古代数学曾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宋元时期达到了最高峰,但后来迅速走向衰落。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文化有着重大影响。《周易》是中国古代数学思想的总源头,使之走向模式化的道路;儒家思想受《周易》影响巨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干扰了中国古代数学的正常发展;墨家思想对数学的发展有积极影响,却最终未能
2、在社会传承下去;宋代宽松的思想氛围一度促使中国古代数学走向顶峰,但随后理学的产生滞碍了数学的发展。关键词:中国古代数学;文化;李约瑟难题;周易;理学中图分类号:Ol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738X(2014)02—0100—04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石,也是社会文化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数学成就辉煌。自汉代的《周髀算经》、《九章算术》起开始形成体系,至宋元期间达到了高峰,在千百年间曾一度居于世界数学发展的前列,为中华文明及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自元中叶以来,中国数学的发展突然由盛转衰,一蹶不振,从此落后于西方国家。英国生物化学家李
3、约瑟在其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难题”:“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1】在这里.作为自然科学基础的数学明显也是“李约瑟难题”所涉及到的对象,而且比起其它自然科学学科,数学的基础性、抽象性、概括性更为突出,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史应当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这样才能更客观全面地解释“李约瑟难题”。而要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历程和特点,探究它取得杰出成就和走向衰落的原因,就必须追溯到孕育它的母体,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从中查找答案,以在探寻当今我国数学发展的路向中提供
4、启示。一、《周易卜中国古代数学发展的总源头《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对中国古代的自然科学、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周易》在阴阳二元论基础上,对事物运行规律加以论证和描述,对天地万物进行性状归类,甚至精确到对事物的未来发展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周易》自战国时代起就被儒家学派奉为经典,人们认为它能上通天地之神灵、下切人事之百端,因此《周易》统摄中华文化数千年。数学语言是一种高度抽象化、形式化的符号语言,而《周易》是一部由象数符号和语言符号共同构成的文化典
5、籍,它的符号语言是用二进制的阳爻、阴爻来表现的。《周易》的象数学则是研究八卦、别卦(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变化,用以占筮天象吉凶,人事休咎之学。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作《九章算术》注时说:“徽幼习《九章》,长再详览,观阴阳之割裂.总算术之根源。”[21从中可知刘徽是通过学习《周易》中的阴阳学说,从而探究出算术的根源,才能为《九章算术》作注。刘徽还说:“昔在包牺收稿日期:2013一11—18作者简介:邱仰聪(1984一),男,广东惠州人,应用数学硕士,数学讲师,从事高等数学教学、数学史等方面的研究。万方数据第1期邱仰聪:中国古代数学发展的文化影响因素101氏
6、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作九九之数,以合六爻之变。”他认为中国古代数学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包牺氏画八卦,包牺氏为了“合六爻之变”而发明数学。继刘徽之后,中国数学家如秦九韶、朱世杰等都有认同数学源于《周易》的说法[21。《周易》研究的内容有所谓的“象、数、理、占”。“象”是现象,是事物的外部特征。象可分为动象与静象、抽象与具象等等。是事物在特定时空中的状态。“数”有数量和次序两层含义。数量是事物量化之后的状态,次序是事物的先后关系。“理”是事物之间的原理、规律。通过研究“理”能探讨事物之间的关系或线索。“占”是推断事物发展过程的一种方法,是综合运用象
7、、数、理进行分析、判断进而揭示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学问。《周髀算经》中对勾股定理的叙述:“数之法出于圆方,圆出于方,方出于矩,矩出于九九八十一,故折矩以勾广三,股修四,径隅五。既方之,外半其一矩环而共盘,得成三四五。两矩共长二十五,是谓积矩。”论述的模式就是按照象(图象)、数(数据)、理(推理)、占(论断)展开的[31。虽然当今有学者质疑,中国古代数学与《周易》之间并没有太直接的逻辑关系,数学家运用《周易》的概念来表述数学问题有牵强附会之感。但不应否认,中国古代数学家总是有意或无意地把《周易》的思维模式带到对数学的认识和研究之中。导致中国古代数学在该思维模式下
8、逐步走上了模式化的道路。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