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农村现代化的社会基础_一个分析框架

论中国农村现代化的社会基础_一个分析框架

ID:46569949

大小:158.3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5

论中国农村现代化的社会基础_一个分析框架_第1页
论中国农村现代化的社会基础_一个分析框架_第2页
论中国农村现代化的社会基础_一个分析框架_第3页
论中国农村现代化的社会基础_一个分析框架_第4页
论中国农村现代化的社会基础_一个分析框架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中国农村现代化的社会基础_一个分析框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第4期论中国农村现代化的社会基础———一个分析框架王立胜摘要本文指出“社会基础”概念是理解和分析中国农村现代化路径、因素和实现方式的重要概念,并在对这一概念进行学术界定的前提下建立了一个基本的分析框架。阐述了社会基础概念实践的、大历史的、内生性的和现实主义的理论取向,对其理论意义和作为分析工具的意义作出了进一步的说明,并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给出了以社会基础概念为核心概念展开中国农村现代化研究的分析结构。认为社会基础概念以及由此展开的分析框架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能够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关键词农村现代化社会基础理论取向分析

2、结构作者王立胜,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博士研究生(长春130117)。在多数社会研究中,“社会基础”一词虽然上,农民之间的联接方式和联接关系成为决定中极其常见,但通常是作为含义不言自明的概念来国农村现代化方向和形态的社会基础。更为具体处理的,并不会对其进行严格的界定和说明,在地讲,可以将中国农村现代化的社会基础概括为这些时候,“社会基础”实际上并不具备学术术国家(政策的制定者)、基层政权(政策的实践语的意义,更近乎于一个普通的习语。而在本文者)、农民个体、农民共同体之间形成的复杂关看来,社会基础概念是分析中国农村现代化路系,在中国特殊的政治架构中还必须着重考虑

3、到径、因素与实现方式时最为核心的重要概念,本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一重要的因素。“社会基础”概念的提炼是以对此前相关理文力图在对其进行学术说明的同时阐发其丰富的论的充分理解为前提的。“权力文化网络”、“关理论和实践意义,使社会基础概念成为中国农村系共同体”、“村庄社会关联”、“社会资本”等概研究中一个新的、有用的分析工具,并由此建立念都构成了“社会基础”概念的学术渊源。学术一种中国农村研究分析框架。的积累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视为概念的分化和精细一、“社会基础”概念化,使用越来越具有深刻刻划能力和解释能力的概念分析在人们认识当中越来越复杂化的生活世社会基础概念的基本含义

4、可以界定为:在一界,从而能够越来越接近于社会的“奥秘核心”。定的历史阶段上,存在着由于各种因素所促成的概念同时是指标,使用新的概念也意味着用更为发生于农民之间、农民与各种社会阶层之间以及精确的指标对社会进行愈益精微的描述和测量;农民与国家之间特定的联接关系,由于这种联接概念同时也是方法,决定着在观察中能看到些什关系而形成某种制度化了的关系模式,农民个体么和在研究中能得到些什么,在原先概念体系中的行动和农民的一致行动都直接决定于这种关系不是问题之处在新的概念视野中可能会成为真正模式;同时,因某种联接方式而具有一致行动能的问题。“社会基础”概念与上述概念之间有着

5、力的农民与国家、市场之间的互动方式和结构必紧密的联系,但是出于不同的关注方向和研究取然呈现出在其它联接方式条件下极为不同的面向而呈现出自身的特点。这一点在以下的论述中貌。任何政治和经济制度的建立、稳固与延续都将得到详尽的说明。必须一方面适应和协调这种关系模式,另一方面二、社会基础概念的理论取向又要想方设法地调整和改造这种联接方式以使特定的社会理想和制度设计得以实现。在这个意义1、实践取向。94论中国农村现代化的社会基础长期以来,国内社会学研究中所采用的指导深入的程度。性理论大多是具有帕森斯传统的结构功能主义理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我们在使用社会基础概论,农村研究

6、中尤为常见。帕森斯的结构功能分念时把中国农村社会作为一个在实践中不断创造析模型,从功能分化的角度,将社会结构概念发出来的过程加以看待,社会基础概念强调国家力展成一种庞大的旨在解释一切人类行动的系统理量和政策(革命、改革或具体的政策)进入农村论。依照这种理论,社会结构的事实是一种超越社会时所面对的诸种极其复杂的局面,强调国家个人并对个人有制约力的思维类型,它们独立于与农民的关系、国家对农村的治理都是一种实践个人之外并且强加于个人之上。这样,作为行动过程,这样,在社会基础视域中的国家政策就不者的个体面对结构和规范时的能动性消失了,这再是作为文本的政策是政策文本,

7、而是作为实践就意味着这个世界并不是由生活中的行动者创造形态的政策或政策的实践过程,是国家力量“遭出来的,而是先验地存在着这样一种确定而稳固遇”社会基础时所产生出的种种意料之中或意料的框架,他们是无能为力的,这时作为具体的人之外的实践后果。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提也变得无关紧要了,或者说,人消失了,剩下的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而新农村建只是抽象而凝固的关系框架。而在相比于城市生设的主体归根到底是生活于其中的农民,成败的活更像是一种“戏法”的中国农村社会中,我们关键在于农民如何与这一目标实现对接,这样,看到的是另外一种以此理论无法解释的现实。中所谓的

8、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便成为农民如何形成国农村社会程式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