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134845
大小:5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1
《组织重构:乡村现代化的社会基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组织重构:乡村现代化的社会基础组织重构:乡村现代化的社会基础〖ht4k〗潘伟杰〓吴从环〓顾保国〖ht〗(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博士生〓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硕士生〓上海〓200437)〖fk)〗〖jz)〗〖ht6〗内容提要:经历了革命后国家与社会一体化下的人民公社体制,到改革后多种组织体制并存的局面,乡村社会组织体制的重构日益显示出对推进乡村现代化进程的意义。这是基层社会对超大社会治理能力和单一制国家整合能力的挑战。本文在分析了改革后乡村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组织形式的基础上,提出从熟悉论的角度理清现代与传统的
2、关系、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是组织重构的条件。文章最后指出,打破画家与社会的一体化人组织体制上培育基层社会的社会自主性和维护国家的政治一体化,抛弃现代与传统的对立论从组织体制上保持基层社会的发展持续性和巩固国家的政治正当性。关键词:组织重构〓〓乡村现代化〖ht4f〗中国社会是在与西方社会截然不同的历史路径中发展的,它不可能完成象西方社会那样由一个乡村社会向产业社会的自然转型,而是走一条所谓的:“规划的社会变迁”的道路。这就要求以政治发展来失往社会发展,也就是说,政府要在乡村发展中扮演主导角色,而组织是政府推动
3、乡村发展中的体制性气力。乡村社会经历了一个从革命后到改革后组织变迁的历史过程,从组织重构是推进乡村现代化的政治基础。革命后,中国社会在社会主义的国家形态下继续推进现代化进程。正如吉登斯所言:“所有的国家在进行思维控制时,都用不同的方式往发明历史,由于对过往的解释提供了对未来的预言。”〔1〕基于对乡村社会传统组织气力的体认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政府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渗透和控制基层社会各个领域,把家庭及其所营造的传统文化视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障碍,重新组织了基层社会。因此,乡村社会的转型是在打
4、破传统组织气力,建构一种社会主义权力结构中进行的。实践亦以证实,政府的无穷扩张,终极只能是政府质量的贫困化,政府也就无力推进乡村社会的发展。实现乡村社会向产业社会的过渡。重要的是,改革后乡村社会非正式组织气力复兴要求正确熟悉传统气力和现代组织的关系,国家气力与社会气力的关系,成为乡村社会的组织重构的条件。〖ht4k〗改革后乡村社会组织体制的变迁〖ht4f〗1982年新宪法通过后,全国实行政社分开,揭开了乡村改革和发展的序幕。乡村基层政权体制的重大变化、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加上中国农村发展本身的不平衡性,
5、使得农村基层组织更加错综复杂。目前,中国农村基层组织的发展态势是:正式组织呈现衰落,非正式组织渐趋兴起,非法组织若隐若现。〖ht5ss〗(一)正式组织渐趋衰落〖ht4f〗正式组织指按照法律规定成立并履行一定政治功能的组织,它有着明确的组织程序、目标、规则等。乡村正式组织的发展在革命的政治全能主义思想指导下达到***。正式组织的发展使国家与社会完全合一,从而窒息了乡村社会发展的活力。改革后,政府权力相对从农村收缩,农村正式组织也随之渐趋衰落。当正式组织渐趋衰落的时候,它使得党和政府的方针、路线、政策难以在
6、农村贯彻,影响了国家对农村地区的宏观调控。目前,村民自治组织从总体上是“三分天下”:三分之一的示范村村民自治组织较好,它多是经济上相对发达的农村地区。三分之一的“村民自治”基本一还停留在口头上,选举不同程度地流于形式,村委会干部和村民普遍缺乏法律意识。三分之一的“村民自治”有名无实,其支配权力把握在家族组织或其他恶势力手里,被称为“瘫痪村”、“失控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