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第三讲:语言学

西方哲学第三讲:语言学

ID:46547108

大小:359.34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11-25

西方哲学第三讲:语言学_第1页
西方哲学第三讲:语言学_第2页
西方哲学第三讲:语言学_第3页
西方哲学第三讲:语言学_第4页
西方哲学第三讲:语言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西方哲学第三讲:语言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讲:现代西方哲学的语言转向分析哲学:维特根斯坦哲学解释学:伽达默尔一、现代西方哲学语言转向的内在根据1、现代西方哲学对西方传统哲学不满,试图通过对语言的反省来治疗传统哲学,是实现语言学转向的根本原因。2、现代西方哲学对人自身的关注是实现语言学转向的前提。3、现代数理逻辑的研究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重大进展,为实现语言学转向提供了必要的机缘。4、语言自身的特殊的存在方式以及现代哲学对语言的深刻认识使语言成为现代西方哲学转向的切入点。三、语言学转向实现的哲学观层面的变革1、从思维方式上来看,在语言转向的过程中,现代西方哲学家都试图超越传统哲学认识论的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

2、方式。2、从理论形态上来看,现代西方哲学通过语言的分析与理解,放弃了对客观知识形态的形而上学的追求,自觉探索具有自身特点的新的存在样式。3、从价值旨趣上来看,现代西方哲学通过语言的治疗,在不同程度上消解了传统哲学对客观主义和普遍主义的理论追求,力图转向对生活世界意义的关注与反思。4、在文化定位上,现代西方哲学通过语言的批判,反思了传统哲学基础主义的自我意识,实现了对自身现代存在意义和价值的理性自觉。分析哲学学派介绍一、分析哲学的诞生二、分析哲学的发展历程三、分析哲学的思想影响与理论问题维特根斯坦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1889-1951)主要著作:《逻辑哲学论》(

3、1921)《哲学研究》(1953)一、图像论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是关于世界的逻辑图像,命题是关于事实的逻辑图像。图像中的组成要素代表了现实中的对象,而图像中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与现实中对象间的关系相同,即二者结构相同,图像就是命题描述现实的逻辑形式。逻辑形式是逻辑图像的本质特征。二、语言的界限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的界限就是世界的界限,他划分了“可说的”和“不可说的”界限。在维特根斯坦那里,可说的主要是指自然科学领域,而形而上学、伦理学和美学以及宗教的东西等都是不可说的。维特根斯坦就这样清除了形而上学问题。三、语言游戏家族相似生活形式语境思考题1、简述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图

4、象论。2、试论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及其意义。3、维特根斯坦是如何诊断和治疗"哲学病"的?4、比较维特根斯前期和后期思想的差异。哲学解释学学派介绍一、哲学解释学的思想起源二、哲学解释学的革命:从方法解释学到本体论解释学三、哲学解释学的思想特质与当代挑战伽达默尔汉斯·格奥内格·伽达默尔(1900-2002)主要著作:《真理与方法》(1960)《黑格尔辩证法》(1971)《海德格尔的道路》(1983)《欧洲的遗产》(1989)一、理解的历史性1、成见成见也叫”前理解”“先见”、“前见”或”偏见”等。(1)传统解释学对“成见”的理解在传统解释学中,成见被看作是阻碍人们

5、客观认识对象的先入为主的意见,认识真理的首要前提就是要消除成见。(2)哲学解释学为“成见”正名伽达默尔认为成见不仅是不可消除的,而且成见是理解的条件。首先,成见构成了理解的“前结构”,它是我们进行理解和解释的先决条件,因而没有成见也就没有理解和解释。其次,成见并非主观任意的东西,而是客观的。最后,成见作为理解的条件是真理产生的条件。因此,成见尤其是合法的成见可以产生积极的和富有成果的理解。2、视界融合(视域融合)伽达默尔认为,孤立的现在的视域和孤立的过去视界都只是人为的抽象,理解的过程并不像传统解释学所要求的那样,它不是抛弃自己的视域而进入别人的视域。真实的理解

6、过程是“视域融合”的过程,即理解者的现在的视域与文本所包含的过去的视域相融合的过程。视域融合后产生的新的融合的视域,既包括理解者的视域,也包括文本的视域,但已无法明确区分了。理解是一种创造性的视域融合的过程。新的融合的视域又构成了我们置身于其中的新的传统。二、解释学循环在西方传统哲学看来,一种哲学方法必须有一个自明的前提作为作为根据才能被认为是可靠的方法论。因此,在传统哲学中,循环论证是一种不能被容许的、错误的论证方法。但是,哲学解释学认为,在意义的理解中,我们必须根据细节来理解整体,又必须根据整体来理解细节,因此,循环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它对于理解具有积极意义

7、,是理解成为可能的条件。在伽达默尔看来,文本理解中包含三个层次的循环关系:其一是文本自身的整体与部分的循环关系。其二是作为理解活动的整体性背景文化传统与理解活动之间的整体与部分的循环关系。其三是作为理解者的整体性背景“前理解结构”同理解对象之间的循环关系。解释学循环的开放性。三、解释学经验与问答逻辑1、解释学经验解释学的经验是历史性的经验,它具有开放性和有限性。2、问答逻辑理解是一种是建立在“我-你”关系基础上的“对话”,问答逻辑是理解的内在逻辑。对话贯穿理解的始终,对话过程也是一种视界融合的过程。理解具有创造性、相对性、多样性和无限性。四、理解与语言理解具有语

8、言性。首先,语言构成理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