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教学用)

《逍遥游》(教学用)

ID:46526719

大小:814.00 KB

页数:35页

时间:2019-11-24

《逍遥游》(教学用)_第1页
《逍遥游》(教学用)_第2页
《逍遥游》(教学用)_第3页
《逍遥游》(教学用)_第4页
《逍遥游》(教学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逍遥游》(教学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逍遥游庄子课文学习重点①理解本文以寓言故事设喻来说明道理的方法。②了解庄子想像奇特、意境开阔、富于浪漫色彩的写作风格。③理解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④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文言句式。庄子,名周,约生于公元前369年,死于公元前286年,战国时宋国人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我宁可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一语可见其性格特点。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鲁迅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

2、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宁其生而曳尾涂中乎?”二大夫对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庄子》散文最富有想象力和浪漫主义色彩,擅长用寓言故事来说明道理,《史记》载:“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如东施效颦、望洋兴叹、鲲鹏展翅、运斤成风等,都是巧妙隽永、妙趣横生的寓言。很多成语如白驹过隙、呆若木鸡、得鱼忘筌、望洋兴叹、贻笑大方、游刃有余、踌躇满志等,也出自他的文章。《庄子》今存33篇,分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一般认为内篇为庄子自己所著,其余出自他的门人及后学。楚威王闻境内庄周是

3、有学识而贤德的人,就遣使备千金厚礼前来漆园(蒙城),请庄子为楚国宰相,使者言明楚王许以为相的旨意后,庄子笑谓楚使说:“千金可算是重礼了,相位可谓尊贵至上。可是,你没见祭祀时的牛吗?人们把牛喂养肥了,祭祀时披红挂彩,还不是牵到太庙杀了作祭品?我宁愿在淡泊无为中度日,不去做牺牛。”庄子在谈笑中“喻牛辞相”,终未为楚国宰相。淡泊名利庄子的思想庄子是主张精神上的逍遥自在的,所以在形体上,他也试图达到一种不需要依赖外力而能成就的一种逍遥自在境界;庄子是主张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具有平等的性质,人融入于万物之中,从而与宇宙相终始;庄子提倡护养生命的主宰亦即人的精神是要顺从自

4、然的法则,要安时而处顺;庄子要求重视内在德性的修养,德性充足,生命自然流注出一种自足的精神的力量。精神自由庄子所持的宇宙与人的关系是“天人合一”的,是物我两忘的,所以他有着通达的生死观。在庄子的哲学中,“天”是与“人”相对立的两个概念,“天”代表着自然,而“人”指的就是“人为”的一切,与自然相背离的一切。“人为”两字合起来,就是一个“伪”字。庄子主张顺从天道,而摒弃“人为”,摒弃人性中那些“伪”的杂质。顺从“天道”,从而与天地相通的,就是庄子所提倡的“德”。天人合一庄子思想为人类超越死亡意识的恐惧感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方法。庄子的基本思想是“齐一生死”。“人之生

5、,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庄子妻子死的时候,庄子叉腿坐在地上正敲着瓦盆唱歌。庄子快要死的时候,弟子们准备厚葬自己的老师。庄子知道后说:“我死了以后,大地就是我的棺椁,日月就是我的连璧,星辰就是我的珠宝玉器,天地万物都是我的陪葬品,我的葬具难道还不丰厚么!你们还能再增加点什么呢?”学生们哭笑不得地说:“老师呀!要那样的话,我们还不是怕乌鸦老鹰把老师吃了么?”庄子说:“扔在野地里你们怕乌鸦老鹰吃了我,那埋在地下就不怕蚂蚁吃了我么?你们把我从乌鸦老鹰嘴里抢走送给蚂蚁,为什么那么偏心眼呢?”一位思想深透而敏锐的哲人,一位仪态万方的散文大师,就这样以一种浪漫达

6、观的态度和无所畏惧的心情,从容地走向了死亡。参透生死,浪漫达观二、关于《逍遥游》《逍遥游》是《庄子.内篇》的首篇,是庄子的代表作品,它比较集中地表现了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全文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总论,论证世间万物都是因为“有所待”而失去自由,自己追求的是“无所待”的最高境界。第二部分通过一系列的寓言故事,论证第一部分提出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境界,以及通过“无为”达到这一境界的主张。课文节选的是第一部分。关于《逍遥游》《逍遥游》是《庄子》中的第一篇,在全书中占有特殊地位。它比较集中地表现了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人应当不受任何束缚

7、,自由自在地活动。这实际上反映了庄子要求超越时间和空间,摆脱客观现实的影响和制约,忘掉一切,在主观幻想中实现“逍遥”。马叙伦《为庄子义证成率题绝句》云:胜义无疑第一禅,几个曾解笑前贤。开宗不了“逍遥”字,空谈南华三十篇。可见理解本篇对于领会全书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表达了作者的根本思想,也能代表作者文章的主要风格。“逍遥”,也写作“消摇”。表达一种难以言传的行动和悠远舒长的意境。就是徜徉、漫步、翱翔,安适自得优游岁月的情景,那就是逍遥。“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写作背景庄子生活的年代,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变革、大动荡、大战乱的时代,其时周王朝

8、名存实亡,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愈演愈烈,战争也空前残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