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是中国北宋文学家

苏轼是中国北宋文学家

ID:46526704

大小:276.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11-24

苏轼是中国北宋文学家_第1页
苏轼是中国北宋文学家_第2页
苏轼是中国北宋文学家_第3页
苏轼是中国北宋文学家_第4页
苏轼是中国北宋文学家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轼是中国北宋文学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黠鼠赋[宋]苏轼黠鼠赋苏轼苏轼是中国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古文学家,世称“三苏”。嘉祐进士,任凤翔府签判,主张改革弊政。神宗时反对变法,但在密州、徐州任上抗洪灭蝗,赈贫救孤、颇多政绩。后以“谤讪朝廷”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出知杭、颍、扬、定四州。徽宗初遇赦召还。诗、词和散文都代表北宋文学最高成就。苏轼的词题材广泛,记游、怀古、赠答、送别、说理无不入词,对严格的音律束缚也有所突破,促进了词的发展。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

2、称“苏辛”。苏轼散文中议论文汪洋恣肆,记叙文结构谨严,明白条畅,如《石钟山记》、《放鹤亭记》等与《赤壁赋》、《后赤壁赋》同为传诵名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致力提拔后进,黄庭坚、秦观等均出其门下。学习目标:1.熟读本文,在此基础上理解一些文言文常用实词的意思。2.了解古文中辞赋的基本特点,与借物立论的方法。3.理解文章中揭示的哲理。(除了“阅读提示”中的内容以外,还有没有其它深意?)啮:nie(4)拊:fu(3)橐:

3、tuo(2)嘐:jiao(1)聱:ao(2)遽:ju(4)虿:chai(4)生字词:请同学们较流利地朗读全文,并试着初步理解文章内容(注意下列难读、难懂的生字词):注意以下字的意思:啮拊既止复作烛橐鼠之见闭发寂索是方啮也遽死乃致以形求脱处女假寐不一二于物:咬:拍:已经止住又发出声音:用烛光照:器具:被关住:打开:空:搜索:刚才:闺女:急促:招致:就:闭眼打盹:受外物干扰,左右:不专一:以装死的外表求得逃脱之使童子烛之:指上文提到过的事物;鼠之黠:的于而不得去者也:……的东西;虽有敏者:……的人;不一于汝:对;卒见使于一鼠:被;者探

4、究问题1.作者认为人受老鼠欺骗,是什么原因?你认为又是什么原因?你的看法与作者相同吗?.2.文中的叙事和议论是怎样有机地结合起来的?3.“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声之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此不一之患也。”从这句话中你能读懂什么?4.作者从中悟出一个道理:成功来自专一,漏洞出于麻痹,做事应该认真严谨,用心专一。请结合实际,谈谈这个道理在你生活哪方面曾受用过?Let’sact阅读文章第一段,根据故事情节,编一个小品。(突出老鼠的狡黠,最后体现作者的感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Hello!请思考:1.本文是一篇“咏物赋”,那么,

5、从这篇文章中,你可以看到哪些“赋”(古代说明文)的特征?本文又是怎样体现这个特点的?2.在第二、三段中,作者为什么要把第三人称转为第一人称叙述?这样有什么好处?3.人为什么会“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辞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最早见于诸子散文中,后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称“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文方向发展,叫做“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入律体叫“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称“文赋”。辞赋这种文体,讲求字句的整齐和声调的和谐,注重文彩、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

6、“铺采文,体物写志”,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侧重于借景抒情,而于结尾部分往往发一点议论。较著名的赋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等。翻译:苏轼在夜里坐着,有老鼠在咬(东西)。(苏轼)拍击床,声音就停止了,停止了又一次响起。(苏轼)命令童子用蜡烛照床下,有一个空的箱形器具。老鼠咬东西的声音从里面发出。童子说:“啊!这只老鼠被关住,就不能离开了。”(童子)打开箱子来看里面,空空的一无所有。(童子)举起蜡烛来搜索,箱子中有一只死了的老鼠。童子惊讶地说:“老鼠刚才是在叫的,怎么突然死了?以前是什么声音,难道是鬼吗?”(童子)把箱子

7、翻过来倒出老鼠,老鼠一落地就逃走了。就算再敏捷的人,也措手不及。苏轼叹了口气说:“怪了!这是老鼠的狡猾。(老鼠)被关在箱子里,箱子是坚硬的、老鼠不能够钻透的。所以(老鼠)是在不能够咬的时候咬(箱子),用声音来招致人来;在没有死的时候装死,凭借装死的外表求得逃脱。我听说生物中没有比人更有智慧的了。(人)能驯化神龙、捉住蛟龙,能用龟壳占卜、狩猎麒麟,役使世界上所有的东西然后主宰它们,突然被一只老鼠利用。陷入这只老鼠的计谋中,吃惊于老鼠从极静到极动的迅速变化,人的智慧在哪里呢?”(我)坐下来,闭眼打盹,自己在心里想这件事的原因。好像有人

8、对我说:“你只是多学而记住一点知识,但还是离‘道’很远。你自己心里不专心,又受了外界事物的干扰、左右,所以一只老鼠发出叫声就能招引你受它支配,帮它改变困境。人能够在打破价值千金的璧玉时不动声色,而在打破一口锅时免不了失声惊叫;人能够搏取猛虎,可见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