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说课课件)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说课课件)

ID:46524178

大小:1.88 MB

页数:19页

时间:2019-11-24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说课课件)_第1页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说课课件)_第2页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说课课件)_第3页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说课课件)_第4页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说课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说课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贵阳市第十九中学周园园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第12课人教版一、教材分析(一)本课地位《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12课,讲述的是汉武帝对大一统王朝的巩固。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而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是秦中央集权制的巩固和延续,后面是秦汉在民族、科技、文化等各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这就更加印证了大一统是国家繁荣强盛的重要原因。此外,这也为以后学习唐宋元加强巩固中央集权以至明清中央集权达至鼎盛打下了基础。因此,本课是整个中国古代史不可或缺的部分。(三)、新旧教材的区别:

2、1、在上一课增加了“文景之治”的内容,文景之治的出现是汉武帝可以巩固“大一统”王朝的必要条件。使学生对西汉的历史更系统。2、减少了“评价汉武帝”的要求。这种改变基于如下考虑:评价的基础是对史实的了解。初中对于历史人物了解不多,其实不具备全面评价的基础。降低学生学习难度。(二)、课程标准要求:知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含义和作用。知道汉武帝从思想、政治、疆域等方面巩固“大一统”王朝的主要史实。(四)、说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汉武帝的大一统是两汉强盛的顶点,经济上的发展是大一统的物质基础,从而认识统一是国家强盛的重要原因。同时这

3、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它对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过程与方法通过思考和探究“汉武帝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对比“秦皇汉武”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异同。知识与能力知道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大一统”王朝的主要史实。知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含义和作用。(五)、重、难点1、重点: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2、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学法与教法1、作为七年级的学生,虽然心智还不成熟,尚缺

4、乏分析综合的能力,但是好奇心的驱使使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望强烈,有助于他们积极参与探究性学习。2、七年级的学生在各种媒体上已经不同程度地接触过有关汉武帝的一些史实,对汉武帝有了一定的认识,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判断历史的能力,所以比较容易进入特定的历史情境。学情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七年级学生的感性思维较强,理性思维正在形成的特点,结合本课内容,我将运用直观演示、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图片、多媒体等辅助教学,通过合作交流、分析归纳等渠道增强知识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各方

5、面的能力。自主探究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总结反思法学法教法经过汉高祖、文帝和我的共同努力,汉朝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出现了“文景之治”汉景帝猜猜“我”是谁?我和景帝一直坚持汉高祖休养生息的政策,奖励农桑,提倡节俭,重视“以德化民”。我和我的后继者汉文帝、汉景帝等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我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汉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汉文帝汉高祖汉武帝三、教学程序(一)、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2-3分钟)设计意图:以此生动有趣的小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2

6、、讲授新课(35分钟)第一环节:自主学习,了解历史;1、西汉初有汉武帝通过什么方法削弱诸侯王势力?2、汉武帝建立什么制度,把全国分为了13个州部?3、汉武帝接受谁的建议把哪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4、汉武帝时国家统一铸造的货币叫什么?5、他在经济上还采取了哪些措施?第二环节合作探究理解历史目的是通过学生的探究合作,理解历史概念,历史因果关系及发展规律等,根据课本安排的内容,各子目设计以下内容第一子目“推恩令”的实施梁王出行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万骑,和天子一样威风。他还自造弓箭数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多于京师”。1、结合课本

7、及所给材料分析材料,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推恩令有何巧妙之处?侯国某个诸侯国侯国侯国侯国侯国收归中央收归中央收归中央政治推恩令汉武帝的大一统《汉书》卷六汉武帝刘彻《武帝纪》载:“(元封五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分别为冀州、青州、兖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益州、凉州、幽州、并州、交趾、朔方2、根据所给材料并结合课本材料,汉武帝又是如何解决地方上豪强地主的威胁?建立刺史制度诸侯王地方豪强地主刺史制度推恩令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实现政治上的大一统汉武帝的抉择人物:汉武帝儒家代表董仲舒道家代表张三法家代表李四时间:公元前134年

8、地点:未央宫正殿宣室(上朝的地方)事件:商讨思想统一的良策历史大剧第二子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措施: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举办太学。以儒家五经为主要教材春秋战国秦汉……百家争鸣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前221前206秦坑儒谷汉代讲经图儒家忠君守礼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