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514507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4
《对探究教学中教师引导的认识与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探究教学中“教师引导”的认识与思考浙江省金华第一屮学孙孜321015摘要:在探究教学屮,教师引导与学生探究正是“掌舵”与“划桨”的关系。探究教学重在探究,贵在引导。教师的引导不可缺少,但也需要注意方式方法和时机。最好的引导在需要时,不留痕迹。教师的引导相当于一个脚手架,终究是要拆掉的。因此,教师引导需关注引导的方法、引导的程度、引导目标的导向。可采用创设一定的数学情境,使学生从情境中获得必要的暗示,以及运用启发性提示语出远及近地进行分层引导等方法。关于引导程度,需要注意避免两个极端:搞假探究,以探究之名,行灌输之实;全盘放手,放任自流。关键词:探究教学;教师引导;掌舵
2、;划桨0研究缘起近来研读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先生的著作——《思维与教学》,颇受启发。关于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杜威先生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观点「'教师是一个引导者,他掌着舵,学生们用力把船划向前去”。由此,联想到当下的探究教学。笔者认为在探究教学屮,教师引导与学生探究正是“掌舵”与“划桨”的关系。新课程实施以来,探究教学的理念及其教学形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认同,并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已经取得良好的效果。然而,由于对探究教学的本质及相关问题认识不清,在实际教学中经常出现“片面”适从,或“形式”跟从的现象,导致了探究教学的异化、形式化。比如,对其屮一个重要因素----“教师引导”把
3、握不太准,造成探究活动的不成功。为此,本文着重探讨探究教学中的“教师引导”。应当看到,尽管探究教学特别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与自主参与,但在教学活动屮,教师的指导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必不可少的⑴。毕竟,从木质上讲,探究教学包含两方面要义:一是教师的引导,二是学生的探究。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探究教学的主体。作为其中的重要影响因素----“教师的引导”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对于探究的成败有着重要影响。诸如,目标的确定、方法的点拨、结论的评价……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1怎么引导——方法的正确操作在进行课堂探究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导或多或少都是需耍的。然而,具体应该怎么引导?采用什么
4、方式?没冇固定的模式可遵循,就一般的探究活动而言,可以采取下列两种途径。⑴创设一定的数学情境,使学生从情境中获得必要的暗示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内容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牛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问题情境引导下的探究教学,冇利于学生形成条件化的知识;促进知识、技能的迁移;积累必要的活动经验等。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情境是广泛的,包括小故事、史料、信息技术的演示,还冇教师的手势(肢体语言)等。比如,模仿幸运52中创设猜价格的游戏情境,引出二分法。又如,在三角函数这一内容的教学中,以这样的数学问题情境进行启发:“怎么求cos(—30。)的值?”一30。与30。是有关联的
5、,所以学生能够自然地感觉到cos(-30°)似乎与cos30。有点关系,那到底有没有关系,如果有,关系是什么?更进一步,按照研究数学问题的常规方式,可以从具有普遍意义从一般情形着手,即研究oc与一oc三角函数值的关系。(2)运用启发性提示语由远及近地进行分层引导为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探究教学活动中,都能学冇所获,教师需要根据知识的层次、难易程度、以及学牛的思维水平等,灵活地设计隐蔽性强的弱暗示提示语和隐蔽性弱的强暗示提示语。换言之,教师要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确定引导是离目标近一点,还是离目标远一点。离目标越远,暗示就越隐蔽,元认知成分就越多,认知成分就越少;离目标越近,暗
6、示就越明了,元认知成分就越少,认知成分就越多。⑵这样通过冇层级的“暗中”引导,可以调动各层次学生积极思考与探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思考的机会,都能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内悟出知识与方法、获得探究成果。【教学片段1:任意角三角函数】在任意角三角函数的教学屮,可运用启发性捉示语由远及近地进行提问以引出研究问题“如何定义任意角三角函数”。师:老虎吃天,从何下口?从问题入手——“盯住目标”。师:口标是什么?生:我们的目标是要定义三角函数。师:大家想想,三角函数它是什么?生:它是一个函数。师:函数,它是什么?冇什么性质?怎么表示?生:……,是函数就有自变量。师:很好,自变量,在这个
7、问题中,自变量它是什么?生:自变量是角。师:好,那我们就从角着手,看能不能有所突破。回忆一下,前面是怎么把角从[0。,360°]扩张到任意角的?想想390。是怎么得到的?生:旋转,在直角坐标系屮进行的。师:很好,那么,现在就在直角坐标系中,再研究一下锐角三角函数,看能不能从中得到点启发。(由己知探寻未知)这样的启发,既能够使学生意识到新课题同自己的旧经验、知识相关联,乂能意识到只凭借旧冇知识、经验不能解决新课题,尚需对旧冇知识经验的超越,从而产生探究的欲望。当然,方法还有很多,这里提供的只是普遍适用的两种。教学实践中,还需统筹兼顾课程标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