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试论熊十力的儒法共和思想——兼评刘小枫《共和与经纶》一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熊十力的儒法共和思想——兼评刘小枫《共和与经纶》一书郭绍敏(河南大学法学院,河南开封475001)摘要J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后,熊十力先生通过“广演理论”,发掘孔子六经中蕴含的微言大义,力图揭示新共和背后的儒法政治传统,从而在政治哲学意义上完成共和革命大业。六十余年后,刘小枫《共和与经纶:熊十力〈论六经〉〈正韩〉辨正》一书出版,对熊十力先生的思想做了进一步的演绎和发挥,对于我们思考共和政制之心性和形而上学基础多有启示。关键词:共和華命;心学圣人;儒法社会主义;微言;孔子六经【中图分类号】D9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287(2014)02-006
2、9-07收稿日期2014-05-26鑫齬蠶穀溜啟翔螯'霜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忌史与政治哲学。69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礼记・中庸》戊子鼎革前后,现代新儒家开宗熊十力先生秉至诚之心,先后印行《韩非子评论》(《正韩》,1949年)、《与友人论张江陵》(1950年)和《论六经》(《与友人论六经),1951年),阐述其经纶天下之志,寄理想于新共和。其中,《论六经》直接向新共和领导人建言献策——“欲效献曝之忱,今奉书左右,至希垂察,并恳代陈毛公赐览,,[,1123,俨然以“帝王师”自命。十力曾言「'余之一生,于吾国学术思想
3、确曾用过苫功,非以广见闻为务,非欲以学问家自鸣,,(,]n8o十力并非传统学问家,而是试图成为政治哲学意义上的立法者,从根本上陶冶中国人的“做人和立国精神”。一、新的心学圣人?十力本是辛亥老兵,参加过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运动,但因见革命党人“暴露种种浮嚣侈糜淫佚种种败德”,深感“革政不如革心”,遂毅然离开革命队伍,转向“道问学”,“在身心上作功夫”。心学先圣王阳明一贯倡导“知行合一”,正所谓“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故而,十力弃戎从文,并非放弃革命,而是一次更伟大的革命行动。在十力看来,空谈心性固不足取,但考据家死守书册更是无聊至极。治学若不以经世为
4、指向,反将失去为学之本。民国的心性所以败坏,就在于学人竞相以考据为业——或上承清代汉学余绪,或蹈袭西方科学精神“整理国故”(西学实证主义范式下的新考据),反传统、疑古思潮泛滥等等,而为政者则失去了“为生民立命”的公共德性——“大官承势谋私利,国贫而家富”,法吏“以取资地为谋官求财之具,所学不过抄袭外说,于国法民习都不措意,,[2]78o十力在多处反复批评民国学风和政风,显系认为“革命尚未成功”,第一共和并非真共和,必须走向新共和。十力问学的志向就是成为新的心学圣人,发真心、立真志,从改造心性人手,为共和革命提供形而上学支撑。如十力所言,“凡政治哲学上大思想家,其立论足
5、开学派者,必其思想于形而上学有根据,否则为浅薄之论,无传世久远价值也”①。为完成心性革命的形而上学大业,十力下足了苦功夫。一方面,十力服膺阳明心学,坚持存心、养心,“去染污修净习”,克欲成己,穷理尽性。为学为政皆须“致良知”,如此才能以心力改造中国社会——“唯吾人的本心,才是吾身与天地万物所同具的本体”⑶⑸。此为心学成圣论,这也是蒋介石和毛泽东革命精神的底蕴所在。蒋介石视“致良知”为“实行革命主义最要紧的'心法'”,青年毛泽东则以为,“天下之生民各为宇宙之一体,即宇宙之真理,各具于人人之心中”,“当今之世,宜有大气量人……从根本上变换全国之思想”②。另一方面,十力皓首
6、穷经,致力于“推原《大易》,陶甄百氏”,发明儒家形而上学义理。儒家六经,十力首推《大易》。《大易》作为儒家哲学的根本巨典,并非仅是占卜术数之论,而实含儒家最高形而上学义理——“孔子则因卦爻发明无穷义理,通数以明变,原非占卜家之数,假相以显理,不同占卜家之象,,(,1105o除《大易》外,十力最重《春秋》、《周礼》二经。《春秋》乃素王改制之书,而《周礼》则发明了以均平为旨归的社会主义理想,倡建作为文化团体的国家c《大易》和《春秋》为孔子亲作,前重内圣,后重外王,却又不可二分,“《大易》明内圣而外王赅焉,《春秋》明外王而内圣赅焉”,而“《周礼》的思想是为《春秋》由升平进太
7、平的思想,故《周礼》与《春秋》相通”③。十力表章三经非谓他经可废,而是以三经为主,群经及诸子皆可与之疏通证明。既然十力首推《大易》,为何又求学南京内学院,深入佛家形而上学?这是因为,心学本身深深浸润着佛家血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倘若没有经历过深入形而上学洞穴的思辨,就不可能真正习得心学气魄。正因为十力有过十年唯识思辨,其心性之学才足以藐睨宋明儒”⑷。十力深入佛家形而上学却没有醉心其中(以至被指责“背叛师门”)的原因在于,儒佛虽皆兼重修证和思辨功夫,而非像西洋哲学家那样徒逞思辨,但佛家毕竟为出世法,其人生观难免流于“耽无滞空”,甚或趋于“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