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

漫谈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

ID:46486746

大小:67.0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9-11-24

漫谈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_第1页
漫谈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_第2页
漫谈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_第3页
漫谈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_第4页
漫谈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_第5页
资源描述:

《漫谈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漫谈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常万生科研处交给我一个任务,要我和大家谈一谈写论文的问题,我很高兴和同行们交流。我当过儿年学报编辑,编发过不少老师写的稿子,比较清楚大家的写作情况,觉得还是有点发言权的。今天权且就算一个交流性发言,我觉得这样的方式更随意些、宽松些。我拟了三个题目,下面就一一道来:一、第一个题目是:科研意识与生存意识这个题目初听起来很吓人,很有点危言耸听的味道。但你听我往下说说,你也许就会认同。先说说什么是科研意识。我想最通俗、最简单的解释就是科研的意愿、愿望。就是说心里装着科研,经常想着科研,以科研为乐事。现在我再来介定一下科研在我们学院的含义。通过向科研处了解,我们学院对

2、科研的定义已经取得共识。包括三个内容:一是国家级、省级的科研立项;二是在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的论文、艺术作品,或在各级评奖中获奖的作品;三是教师辅导学生获奖的作品。应该说,这样的定位已经是很宽泛了。这就是说,我们在这三个范畴之内取得的成果都可以归为科研成果。至于第一项,似乎还可以细化一下:包括科研立项、教改立项、教学法研究,教育学研究,各种专业研究的论文。在明确了这个概念之后,接下来我就要说,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我们必须有强烈的科研意识,有亢奋的科研愿望。也要努力地、积极地去创造科研成果,不仅要拥有足够的教学工作量、丰富的教学经验,还要有足可称道的科研成果。因为这不仅仅关系到我们教学

3、水平的提高,关系到学院的声望,更关系到我们自身在大学里的生存。I先说说科研与学校的地位和声望的关系。比较普遍的说法是:科研是强校之本。一所大学的科研水平就是这所大学在国家乃至世界上所处的地位。这几年,全世界和我们国家都有个大学排名榜,排名的一个重耍条件就是科研水平。据报道,清华今年已进入世界前50名。从全国的排名来看,我的母校东北师大2000年的统计是第28位。这个“第28位”是靠什么评的?我看了一个材料,注意到这样一组数字:东北师大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在校生2万多人,其中,博士生、硕士生5700多人,博士学位授予一级学科9个,中科院院士和国家学位委

4、员12人,博士点70个,硕士点137个,8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世界史、教育学、细胞生物学、生态学等4个国家重点学科,承担“863”、“973”及教育部重大项冃35项,承担人文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课题32项,2004年SCI论文255篇,获全国高校科研成果奖17项。从这个数字可以看出:什么是大学的实力?科研!什么是大学?科研!大学的强大靠科研,大学的发展靠科研,而大学之间的竞争和较量也靠科研!没有科研或科研极弱的大学只能会走向消亡!这绝对不是一个世界末日的荒唐预言!再说科研与教学的关系。科研与教学是什么关系?我的理解是一个水潭和一条溪流的关系。溪流不断地往水潭里

5、注水,水潭才会充满生机,而一旦溪流停止了注水,水潭将面临枯竭。那么,我们的老师们在这两个方面是一种什么状态呢?科研与教学是如何结合的呢?据我了解,我们学校教师的教学基本上是“疲于奔命”。就是整天像演员赶场子那样奔波于课堂与课堂之间,很少有吋间坐下来看看书,写写文章,搞点创作。教师的课堂教学是什么情况呢?根据我的不全面了解,基本上是复述教材。经过若干轮的复述,教师对教材已经是相当熟悉,几乎可以背下来。他们在此课堂背一遍,又在彼课堂背一遍,这样循环往复,FI复一13。这样教学效果如何呢?也可能是不错的,但学生得到的只是那本教材。这样的缺少自我的教学在我看來,只能培养出熟练的教书匠,不

6、可能成长起学者型的教师。原因是,他们的学问仅此而已。我认为,大学教学必须有学术研究成果的注入,一是要不断地注入本学科最新研究成果,二是要有自己研究成果,课堂上的讲授应该有自己的见解、自己的创造。大学教师必须是既能教书又能科研的人才。我60年代上大学时给我上课的老师们都是些老学者,我记得很清楚,他们讲课时都喜欢带上这样一个口头禅:“我认为”、“我的看法是”、“我的观点是”。他们特别注意彰显“我”的色彩,似乎只有“我”的认识和看法才应该是讲授的内容。至于教材,每个学生手里都有,你们自己看吧!这些老师都非常有学问,学术成果累累,改革开放后都是第一批硕导、博导。他们几乎都不按教材讲课,教

7、案都是自己亲手写的,充斥着大量的、自己的研究成果。他们不按教材上课,还经常对教材的内容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可以说,他们的课讲的是自己的。是自己咀嚼、消化、吞咽了许多东西后再吐岀来的,因此,他们的讲授非常有新鲜感,非常有创造性,并鲜明地带着个人的色彩,展示着很宽的知识面。比如讲历史文献与历史文选的陈连庆先生,基本是羞于使用现代版本的书籍,他带到课堂上来书的是用一块四方形蓝布包裹着的发黄了的线装书,打开之后就开始讲,文章的一个字往往能讲好儿分钟,从本义到引申义,有几个讲法,最早出现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