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社會共同富裕理論探析

和諧社會共同富裕理論探析

ID:46484801

大小:80.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11-24

和諧社會共同富裕理論探析_第1页
和諧社會共同富裕理論探析_第2页
和諧社會共同富裕理論探析_第3页
和諧社會共同富裕理論探析_第4页
和諧社會共同富裕理論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和諧社會共同富裕理論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和諧社會共同富裕理論探析摘要:共同富裕既是社會主義本質的內在要求和具體體現,也是社會主義優越於資本主義的重要特征。踐行共同富裕要避免兩極分化,強調先富隻是手段、共富才是目的,要認識到共同富裕歷史進程具有長期性,共同富裕是物質富裕與精神富裕的統一關鍵詞:社會主義;小康社會;共同富裕;兩極分化;精神富裕分類號:C91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5831(2011)05-0118-06—、引言實現共同富裕事關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發展大局,中國共產黨幾代領導集體都能高屋建颌,運籌帷幄,強調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必須堅持的重大原則,是體現社會主義優越性的重要方面。雖然共同富裕偉大戰略構想

2、貌似十分遙遠,但卻是具體的、歷史的、現實的。實現共同富裕既是社會主義理論的基本價值訴求,又是社會主義實踐的內在本質要求,共同富裕的實現既具有歷史的必然性,又具有現實的可行性。針對舊社會的積貧積弱和資本主義的兩極分化,青年時代的毛澤東就曾發出“大同者,吾人之鵠也”的豪邁之言[1]130o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在領導中國建設社會主義進程中,對實現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問題進行瞭長期而艱辛的探索,初步奠定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富裕理論的基本框架。他指出「經過人民共和國到達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到達階級的消滅和世界的大同。”[2]1471針對改革開放以前的平均主義及其導致的共同貧窮,鄧小平認為,

3、社會主義的特點是富,而且是人民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制度不能動搖的原則”[3]1253。在繼承和發展毛澤東、鄧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基礎上,江澤民認為,應該用發展的方法解決前進中的矛盾和問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關鍵要通過加快發展加以解決。江澤民指出「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和本質特征,絕不能動搖。要用歷史的辯證的觀點認識和處理地區差距問題”[4]466,“我們必須堅持允許和鼓勵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的政策”[4]470o新世紀新階段,胡錦濤提出“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等一系列重大戰略構想,極大豐富瞭“共同富裕”的科學內涵,要求從社會整體和全局的角度

4、和高度重視社會發展的均衡性,要咛巴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傢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發展為瞭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5]26,胡錦濤認為,共同富裕是''以人為本”的共同富裕,是“協調發展”的共同富裕,是“全面”性的共同富裕。改革開放30年來,中向前發展。最近10年,中國經濟總量在世界上的排名大跨步前進,2040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近40萬億元人民幣,取代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雖然中國現在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雖然我們構建的小康社會仍然是不均衡、不全面、不發達的小康社會,但解決共同富裕問題不能等、不能拖,越往後解決

5、起來越困難,成本也越高,付出的代價也會越大。共同富裕問題,如果我們越早解決,就會處於越主動、越有利的地位。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主要創立者鄧小平同志曾多次就共同富裕問題提出過睿智的見解,他指出,“共同致富,我們從改革一開始就講,將來總有一天要成為中心課題[6]364,“什麼時候突出地提岀和解決這個問題,在什麼基礎上提出和解決這個問題,要研究。可以設想,在20世紀末達到小康水平的時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決這個問題”[6]364o1992年,鄧小平對我們長期探索的社會主義的本質給予瞭經典性概括:“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

6、終達到共同富裕。”[6]373所以,能否通過現實而穩妥的途徑實現共同富裕是能否體現社會主義本質和優越性的“中心課題”,雖然這一過程必定漫長而艱巨,但我們在發展過程中應密切關註發展的均衡性、系統性、復雜性和預見性等二、和諧社會共同富裕理論分析現階段,中國已進入全面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新的發展時期,已步入全面建設發展成果惠及全體13億多人民、以共同富裕為重要標志的小康社會新的發展階段。共同富裕偉大戰略構想的實現既需要發達的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等硬件條件作支撐,也需要過硬的思想道德素質和先進文化等軟件條件為保障。在實現共同富裕目標過程中,必須積極探索符合中國國情、又好又快的發展模式和路徑第

7、一,共同富裕發展戰略是對以往平均主義發展模式的糾偏。社會主義既反對貧富懸殊和兩極分化,也反對平均主義。雖然貧富分化可能會產生暫時的高效率,但必然會挫傷人們的積極性、能動性和創造性,不會產生持續的高效率;而平均主義雖然有“結果公平”之誘惑,但卻以低效率和普遍貧窮為代價。改革開放前,因受“不患寡而患不均”傳統思維和對馬克思主義教條式理解的影選擇瞭"公平優先、均中求富”的發展模式。不可否認這一模式在調動人們積極性和體現社會主義優越性方面曾經發揮過積極作用,但那種通過人為手段建構公平、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