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470562
大小:6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4
《浅论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论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摘要:人们的行为是受原则规范的,原则是人们进行正确行动的准则与尺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需要一些原则加以规范。必须用科学性原则、适用性原则、典型性原则、个性原则加以规范。关键词: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原则人们的行为是受原则规范的,原则是人们进行正确行动的准则与尺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过程需要一些原则加以规范。由于历史课程资源具有类型多样特点,因此我们认为应该在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一、科学性原则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科学性原则表现在:选用史料的严谨,尽量选用第一手史料,客观真实反
2、映历史事件,并对史料真伪进行辨别。选用史料,最好选用一手史料。二手资料经过后人加工,带有一定主观性,相比来说,客观真相性大打折扣。例如,讲述“北美独立战争”时,引用美国历史学家班克罗夫特“莱克星顿的枪声”颇具文学色彩的描述,文中讲到殖民地民兵同英军士兵的对峙交火,作者十分确定地指出,是英军士兵首先向殖民地民兵开了枪。随后,消息传到各殖民地,各殖民地发誓耍准备应对这一极端事件,整个大陆万众一心,高呼“不自由,毋宁死采用这一描述,论证各殖民地居民对英国的敌视态度是一致的吗?是不是英军首先开枪?显然不可以得出以上结论。教师应明确具有
3、文学色彩的描述不能等同于历史事实,不属于一手材料。真实的史料运用必须先经过细致、准确、充分的考证、研究后才能做出判定。考证史料,要学会鉴别真伪。即便教科书也会有真伪问题。比如,关于八国联军侵华中的“奥”应该为哪个国家?人民版教材(2005年第一版)的说法是侵华国家中的“奥”为“奥地利”。有一位教师发现了这个问题,查找资料后认识到:1867年,建立的奥匈帝国,是建立在匈牙利与哈布士堡达成妥协的基础上的。这个帝国除在外交、国防及财政等行政单位上是共建的,英他如立法机构、政府内阁及首都是双重的。因这种行政立法的划分,1867年至19
4、18年期间又名为“双重时代”。可见八国联军侵华国家中的“奥”应是“奥匈帝国”①。如果教师不科学地鉴别教科书中的内容,而是照本宣科地对学牛进行灌输,就容易向学牛传递错误的历史知识,那么学生掌握的历史知识也就是不一正确的了。对于伪史料,也是有其利用价值的。因为可以将伪史料作为“反面教材”,让学生发掘历史资料去伪存真,进而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历史知识。例如,讲授必修一《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这一课时,涉及雍正时期军机处的设立问题,教师可选用《雍正王朝》的情节。剧中,雍正皇帝为了及时了解西北战事、调度军饷决定成立“军机处”,并且亲自指定了张
5、廷玉、马奇、隆科多等任职军机处,第二天,军机处的牌子便挂了起来。引导学生查阅史书等,对故事进行证伪,形成正确的历史知识。而根据史书记载,因为在雍正七年(1729年)对西北地区大量用兵,由于内阁在太和门Z外,害怕泄露军事机密的缘故,在隆宗门设立了“军机房”,在内阁中选择谨言慎行的人进入“军机房”处理紧急军务,并且可以辅佐皇帝对政务进行处理。雍正十年(1732年),改称为“办理军机处”,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军机处”。教师可以利用这一段视频,让学生通过对视频与史书的记载进行比较,使学生认识到电视剧中的历史事件是存在艺术加工成分的。这种
6、“纠错”式教学可以让学生懂得凡事应该弄个清楚明白,对学生“求真”、“求实”意识培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二、适用性原则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适用性原则表现在:能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特点选择史料。首先,开发利用历史课程资源以课标为前提。认真分析与课标相关的资源,结合教材,有效合理地开发和利用丿力史课程资源。其次,开发利用历史课程资源时,注意“因材施教”的原则。也就是说,教师对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时,根据学生现实状况不同有所差异。如果学生对教师选用的教学资源己经非常熟悉,就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如果教师选用的课程资源远远大于学生的能
7、力接受范围,就会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挫伤。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考虑学牛的兴趣与爱好对史料运用进行取舍。讲解近代社会生活变迁时,如果学生对近代服饰的变迁感兴趣,就应该选择近代服饰变迁为切入点,假如学生对近代交通变迁感兴趣,就可以选择近代交通工具的变迁为切入点。三、典型性原则对历史资源的开发利用应该遵循典型性原则。具体体现在应该选用有代表性的课程资源,并实现教学目标及与学生特点相适应。在“浩如烟海”的历史课程资源中,同一结论可以有很多资料进行论证,但是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把问题说清楚,选用最具代表性的
8、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就能达到融会贯通的学习效果。以“张骞通西域”为例,可提供以下史料:“是时天子问匈奴降者,皆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无与共击Z。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因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使月氏……大月氏王已为胡所杀,立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