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466978
大小:35.5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4
《第13课辛亥革命教材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辛亥革命》教材解读一、课标解读(一)课标引述:课程标准的要求为:“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二)课标解读:进入20世纪,真正引起近代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大变化的是辛亥革命。它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建立起一个全新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国家政权——中华民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虽然未能改变近代中的社会性质,但它却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在辛亥革命之后,民主共和成为浩浩荡荡的历史潮流,袁世凯的“皇帝梦”和张勋的拥戴清室复辟之举,都被这一历史大朝席卷而去,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2、,为即将兴起的历史变革浪潮准备了前提。在这一内容的学习中,教师须避免就事论事,应指导和帮助学生,从世界潮流和中国社会进步趋势的高度,展开对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探讨,在这种指导和帮助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不是居高临下式的,探讨的问题也不是预先给定封闭性结论的,而是一种平等的、民主的、思想开放、思维自由的探究活动。二、教材分析与整合(一)单元整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着重反映的是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这一模块共设有9个专题: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3、;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前五个学习专题所包含的内容,基本上与中国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相一致,即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三种不同社会形态发展阶段的基本线索和特征,这五个专题从不同的历史侧面,共同构成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全貌。本课属于第三个专题“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中的内容。在“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的学习专题中,我们曾经提出,自从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就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本专题“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即是对后一历史主
4、题的体现,也是对20世纪前半期中国历史发展主线的概括。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是以20世纪中国社会的两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为重心,以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及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过程为基础,共同构成了近代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这是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中“求民主”的主线。(二)文本解读1、教材内容分析本课内容分为三个子目,从背景、过程、结果及评价等方面讲述了辛亥革命的具体内容。在讲解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辛亥革命起因时会涉及到清廷的“新政”和“预备立宪”。清廷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的本意是为了巩固皇基,阻止革命,然而在客
5、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此处强调的是清廷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客观作用,这对于清廷来说是事与愿违的。第二,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特别是对“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这一点,比较抽象,学生不好理解。建议教师把辛亥革命同英法资产阶级革命进行比较。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后都出现长时期多次数的封建势力复辟,而在中国,辛亥革命后出现的两次复辟都是短命的。这说明民主共和的观念确实深入人心。第三,“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这个结论很简单,建议作些具体分析。首先,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运用的思想
6、武器是十七八世纪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进化论和天赋人权论。这些理论到了20世纪初期早已过时了,它们解决不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辛亥革命中痴心求助帝国主义,经常把反满与反封建并提,说明他们没有认清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的本质,对真正的敌人认识不清。他们看不到工人和农民的伟大力量,认识不到20世纪初期世界已经进入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他们把工作的重心放在联络会党和清政府的新军、甚至军阀上,从而背离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和中国的基本国情,企图在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这实际上是一条走不通的死胡同,失败是必然的。其次,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组织
7、状况十分涣散,没有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缺乏纪律性,没有统一的意志。中华民国成立后,章太炎就宣扬“革命成功,革命党消”,许多革命党人革命意志衰退,醉心当官。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同盟会改组国民党,推举孙中山为理事长,实际工作由宋教仁主持。而宋教仁醉心于拉选票,搞议会政治,吸收了许多封建余孽,把革命的宗旨抛到九霄云外。2、教材结构及编写意图(1)教材第一目“武昌起义”主要包括辛亥革命的背景及爆发。第一自然段从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政治基础、经济基础、阶级基础等方面进行分析,其中涉及到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以及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