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指标、肝功能、肾功能

检查指标、肝功能、肾功能

ID:46466000

大小:8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4

检查指标、肝功能、肾功能_第1页
检查指标、肝功能、肾功能_第2页
检查指标、肝功能、肾功能_第3页
检查指标、肝功能、肾功能_第4页
检查指标、肝功能、肾功能_第5页
资源描述:

《检查指标、肝功能、肾功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三章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第三节粪便检査一、粪外观色(受粪胆索影响、饮食、约物);形一柱状软便、成形;味一臭临床意义(1)稀糊状或水样粪便各种肠道感染性或非感染性腹泻,或急性胃肠炎;大量的黄绿色稀便并含有膜状物则应考虑伪膜性肠炎;大量稀水便也可见于艾滋病患者肠道抱子虫感染。(2)米泪水样便见于霍乱、副霍乱等。(3)黏液便由肠道受刺激分泌黏液过多所致,见于小肠炎症(黏液混于粪便中)、人肠炎症(黏液附着于粪便表面)0(4)冻状便主耍见丁•过敏性肠炎、慢性菌痢等。⑸脓血便为下段肠道疾病的表现,主要见丁•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直肠或结肠癌、阿米巴痢疾(以血为主,呈暗红果酱色)。(6)乳

2、凝块便为脂肪或酪蛋白消化不良的表现,常见于儿童消化不良。(7)鲜血便主要见于痔疮、肛裂、息肉等下消化道出血等。(8)柏油便粪便黑色有光泽,为上消化道出血(>50nil)后,红细胞被消化液消化所致,如粪便隐血强阳性,可确定为上消化道出血等。(9)白陶土便由于胆•汁减少或缺乏,使粪胆素减少或缺乏,见于各种病因的阻塞性黄疸。(10)细条便为直肠狭窄的表现,主要见于直肠癌。二、粪隐血通常为阴性临床意义:(1)消化道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隐血阳性率可达55%〜77%,可呈间歇性阳性,虽出血量大但非持续性。⑵消化道肿瘤胃癌、结肠癌患者的隐血阳性率可达87%〜95%,出血量小但呈持续性。(3)其他疾

3、病肠结核、克隆病、溃疡性结肠炎;全身性疾病如紫瘢、急性白血病、伤寒、回归热、钩虫病等;对老年人则有助于早期发现消化道恶性肿瘤。三、粪胆原正常为阳性反应临床意义1.粪胆原增加在溶血性黄疸时明显增加;也可见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口尿症。2.粪胆原减少在阻塞性黄疸时明显减少;在肝细胞性黄疸时可增加或减少。四、粪便细胞显微镜检查临床意义(1)白细胞增多见于肠道炎症(常伴冇脓细胞),如细菌性痢疾(以屮性粒细胞增多为主)、溃疡性结肠炎、阿米巴痢疾、出血性肠炎和肠道反应性疾病(还可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和浆细胞增多)。(2)红细胞见于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等。细菌性痢疾时常有红细胞散在,形态较完整;阿米巴痢

4、疾时红细胞则成堆□被破坏。(3)吞噬细胞增多主要见于急性肠炎和痢疾(可与脓细胞同时出现)。在急性出血性肠炎,有时可见多核巨细胞。(4)上皮细胞为肠壁炎症的特征,如结肠炎、伪膜性肠炎。(5)真菌大量或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引起真菌的二重感染,如白色念珠菌致病常见于菌群失调,普通酵母菌人量繁殖可致轻度腹泻。第四节肝功能检查一、丙氨酸氨基酸转移酶(ALT、GPT)参考范围:速率法成人<40U/L临床意义:(1)肝胆疾病传染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肝癌、肝硬化活动期、肝脓疡、脂肪肝、梗阻性黄疸、胆汁淤积、胆管炎、胆囊炎。轻度上升或正常:慢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癌。⑵其他疾病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力

5、衰竭所致肝脏淤血,以及骨骼肌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胰腺炎、外伤、严重烧伤、休克等。(3)用药与接触化学品有肝毒性药、抗生素、抗真菌药、抗病毒药、他汀类血脂调节药。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GOP)参考范围:速率法成人<40U/L临床意义:(1)心肌梗死(2)肝脏疾病(3)其他疾病(4)用药服用有肝毒性的药物时,具体与ALT类同三、Y一谷氨酰转移酶(Y-GT)临床意义:(1)肝胆疾病肝内或肝后胆管梗阻者、原发性或继发性肝炎患者、传染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慢性肝炎、原发性肝癌、在恶性肿瘤者有无肝转移和肝癌术后有无复发时,阳性率可达90%以上。(2)胰腺疾病⑶其他疾病脂肪肝、心肌梗死

6、、前列腺肿瘤。(4)用药抗惊厥药苯妥英钠、镇静药苯巴比妥或乙醇常致Y—GT升高。四、碱性磷酸酶(ALP)广泛存在于人体组织和体液中。临床意义:(1)肝胆疾病骨骼疾病⑶用药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血脂调节夯)。五、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三者需综合分析临床意义1・总蛋白(1)总蛋白增高%1各种原因脱水所致的血液浓缩:如呕吐、腹泻、休克、高热、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1血清蛋白合成增加:如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等。(1)总蛋白降低%1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清蛋白质丢失和摄人不足:营养不良、消化吸收不良。%1血清水分增加:可导致总蛋H浓度相对减少,如水钠潴留或静脉应用过多的低渗溶液。%1疾

7、病:患有多种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结核、肿瘤、急性大出血、严重烧伤、甲亢、慢性肾脏病变、肾病综合征、胸腹腔积液、肝功能障碍、蛋白质合成障碍。2.白蛋白(1)白蛋白浓度降低%1营养不良:摄人不足、消化吸收不良。%1消耗增加:多利慢性疾病,如结核、恶性肿瘤、甲亢;或蛋口丢失过多,如急性大出血、严垂烧伤、慢性肾脏病变。%1合成障碍:主耍是肝功能障碍,若持续低T30g/L,则提示有慢性肝炎或肝硬化。(2)白蛋白浓度增高见于严重失水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