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三思想政治复习备考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三思想政治复习备考策略

ID:46455793

大小:7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3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三思想政治复习备考策略_第1页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三思想政治复习备考策略_第2页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三思想政治复习备考策略_第3页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三思想政治复习备考策略_第4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三思想政治复习备考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三思想政治复习备考策略江苏省南通第一屮学张园园一、新课程高考试题的特点■纵观近两年的文科综合全国卷政治试题,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试题在题型、难度、学科比例方面保持一致,坚持了能力立意方向,体现了基础性与综合性的统一。从整体上看,试题结构稳定,特色鲜明,考杳重点突出,难度适屮,注重基础,强调能力,突出热点,合理衔接,引领导向。试题材料的选择、情景的营造、问题的设置巧妙且口然,很好地考查了重大时政热点。从试题的整体难易梯次来看,没有明显的偏难怪题,是以人为木、面向全体考生的试卷,不同层次等级的

2、学生都能“有所作为”。1.试题结构符合考纲规定的要求通过近两年的试题分析可以看岀,试题结构基本保持稳定,各模块的分值基本上是按照考点的数量来搭配的,符合考纲规定的要求。2.强化主干考察,注重知识的基础性、灵活性《文化生活》涉及的考点较少,因此分值也小,2011高考主要是考查了文化的作用这一考点。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召开,围绕文化繁荣的热点,文化生活的内容耍引起重视。3.反映社会热点,试题凸显时代性和现实性■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要求:命题要充分体现普通高屮新课程的理念,紧密联系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富冇时代气

3、息。高考新课标全国卷政治试题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对社会生活热点问题和国家大政方针的考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试卷的背景材料很新颖,紧扣当前国际国内重大时政问题,有t效热点、也有短期热门话题,采取显性考查与隐性考查和结合的方式。如2010考察的新能源产业、参与亚丁湾和索马里海域的护航、煤矿安全生产事故;2011年考察的汽车行业的自主创新、建党90周年等系列问题均体现了这一点。4.突出能力立意,体现高考的目标性、选拔性■考试大纲对考生提出四个方面的能力要求: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

4、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政治试题注重考生能力的考查。特别是第19、20、21、22、38(2)39(3),强调对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的考查。5•坚持课改导向,试题具有探究性、创新性新课程理念下课堂学习不再完全是静听、静观、静思的学习,而是在活动、亲历中体验的学习,因此考试内容也体现这一点,试题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选身边事,讲身边人”,使学生做高考题目就如参加一次活动一样,如38题的第(2)小题“假设你是企业经营者,你该采

5、取哪些措施来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39第(3)小题“就如何更好地发挥妈祖文化的作用提出两条建议”,就明显充满探究性、体验性,有利于学生提高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6.关注民生,试卷彰显人文关怀和生活气息■人文关怀是近年高考命题的方向,要求学生将教材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人文精神,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使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2011年也遵循这一原则,如选择题18题的“同命同价”体现对公民平等权的尊重,39题妈祖文化对人的彩响都是

6、这一思想的体现。6.考试形式稳中求变,体现高考的过渡性、连续性■(1)选择题形式发生变化。■2010年12道选择题中有11道是“四选二”的组合选择题,这样的题干组合具有迷惑性,题支干扰性强,增加了选择的难度。而2011年在12道选择题屮冇5道是单项选择题,这就降低了试题的难度,但组合选择题的迷惑性仍然很强。■(2)命题形式呈现多样化。■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政治部分在命题形式方面与往年的一个最大不同在于形式多样,不再是单一形式,试卷显得非常丰富灵活,不再呆板。试题屮既冇漫慚题(第21题)、民间谚语题(第2

7、3题),又冇图表分析题(第38题材料一),能更全面考查考生的提炼信息的能力、知识概描的能力,达到了有效考查考生的口的。■(3)主观题设置趋于常规。■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政治部分的主观题从设问到答案都没有超出学校平时训练的范围,答案的生成符合考生的思维贯性,并冃部分答案直接来源于课本。总的设问个数减少(2010年有8小问,2011年只有6小问),考生有更多的吋间进行思考,体现了对考生的人文关怀。二、2012年高考命题趋势■1.关注热点话题选取热点的标准■(1)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如奥运会、世1専会)、党和

8、政府工作的重点(如民生问题)、理论教学的重难点的结合点。■(2)以长效性热点为主。(如扩大内需)■(3)必须有定论。(如核辐射)■(4)坚持正确的导向,突岀弘扬时代主旋律。(如道徳冲突)■(5)关注人类口身生存发展,探讨人类生存价值的话题。■(如资源环境问题)热点问题的备考■社会热点问题,尤其是长期性、持续性、复朵性的热点问题,往往会在备考时感到内容庞朵,而真正而对考题动笔作答时,反而无话可说。耍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做好两个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