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方债风险及化解对策研究

我国地方债风险及化解对策研究

ID:46453764

大小:6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3

我国地方债风险及化解对策研究_第1页
我国地方债风险及化解对策研究_第2页
我国地方债风险及化解对策研究_第3页
我国地方债风险及化解对策研究_第4页
我国地方债风险及化解对策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地方债风险及化解对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我国地方债风险及化解对策研究摘要:自国家放开地方债政策起,地方债的发行一方面为地方政府积累资金,另一方面使地方贷款人员有更广的资金渠道,这使得政府机关以及口主创业者等需要贷款人员具有更广的发展空间,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化解地方债风险必须全面审查地方债务情况,并进行公开,杜绝隐瞒不报的情况;健全财税政策,适当扩大地方财政权利范I判;实行地方债券融资新方式,通过控制预算的方式间接控制地方债务风险;完善查处地方政府的债务责任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在地方政府设立一定的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简化政府部门职责,开源节流;科学应用当今世界上先进的金融丁具來进一步扩大其融资渠道。关键词:地方债;

2、现状;风险;对策中图分类号:F81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7-0117-02金融危机没有爆发时,我国地方政府机关资金总额完全有能力进行本地项冃的投资,在此之后,中央政府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实现早日走出金融危机的目的,规划投资40000亿元进行各项目的实施。但此时各地政府机关资金短缺,为达成目标只能通过借款的形式进行项目投资,也就是在时候各地政府开时举债,至今各地政府债务金额已超过了二十万亿元。举债过多一方面拉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但也增加了政府偿还的压力,甚至会致使政府产生债务危机。一、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风险分析(-)容易爆发区域性财政风

3、险许多乐观人士看来,地方政府作为屮央政府的一部分,对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耍的作用,所以中央政府必然会对地方政府进行扶持,中央财政会为存在这种危险的地方政府进行还债。但是地方政府负债行为普遍存在,而口其中存在负债非常严峻的情况,如果政府机关不能按期偿还债务,一方面阻碍了借款方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会严重影响政府机关的信用。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地方财政增长速度不足以还债,如果地方政府能力不足以承担累计债务,极易引发区域性财政风险。(-)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地方政府的贷款对象一般是银行等金融机构,这些机构资金的來源一般是人们的存款、基金等,一旦政府无力偿还债务,就必然会引发银行的风险

4、。政府无力偿还银行等机构的贷款时,要么违约要么兑付,而这都会造成这些机构不良资产的产生,最终会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政府应对无力偿还债务的方式还有一种,就是通过其他金融机构的借款偿还到期的款项,这也会引发金融危机。总之,政务无力偿还过多债务不仅增加了政府的还债压力,还可能引发区域性甚至是系统性的金融危机。(三)诱发经济和社会政治风险地方无力偿还债务的现状不仅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发展,还对我国政治及社会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假若对金融制度进行严格控制,许多地方债务就无法通过“借新还旧”的方式应对到期债务。在一定意义上讲,这样的地方政府就面临着破产的危险。地方债务过多,一方面地方政府通

5、过宏观调控,抬高土地和楼盘的价格,另一方面也给借款方带来了风险。借款人借给政务资金无非就是考虑到政府机关的信用,但如果政府机关把信用问题看得很轻,只顾借款而不考虑还款,这极度破坏了政府机构的信誉问题。现在政府机构债务的偿还行为形成了一链条,形成了企事业单位向政府、下级机构向上级机构、上届向下届、地方向政府的恶性传递。假若地方政府无力偿还债务而引发地方债风险,无论是变卖还是中央政府买单,最终的承担者还是全国人民。所以说,地方因债务过多而无力偿还极有可能引发区域甚至是系统行风险,进而降低地方政府的信誉,同时阻碍经济发展,引发社会动乱及政治安全问题。二、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政

6、策措施(-)全面审查地方债务情况,并进行公开,杜绝隐瞒不报的情况冃前,地方政府债务存在隐瞒实情的状况,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市场的信任度。要实现对地方债务风险的控制,必须要全面审查地方政府债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该工作的实施需要中央政府机构采取一系列的措施组织人员进行地方债务的全面清查,此外,在了解政府债务机构的基础上评估其潜在风险。为保证清查工作的透明化,需要时刻对清查工作进行公开,不仅如此,此后债务的变动也必须公开于众,并接受公众的批评与监督。此外,在此基础上对政府外债进行清理,清理工作主要包括:控制融资金额、完善融资制度、加强融资管理、提升信贷信誉、严谨地方政府违约,并

7、实现债务责任的公开化。(-)健全财税政策,适当扩大地方财政权利范围当前,国内主要依靠转移支付实现对地方财政的援助,转移支付方式可分为一般转移和专项转移,但是目前这两种方式出现明显的失衡,专项转移使用远远超过一般转移使用率,中央财政的调控作用没有发挥出来。世界其他国家为规范各地政府的职权,运用了法律规定的方式进行责任的明确与事权、财权之间的划分,实现了责任的具体化以及融资的合法性。该方式的实施在对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处理上具有正面影响。所以,笔者看來我国有必要借鉴这种方式实现对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处理,减弱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