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450058
大小:74.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23
《数学阅读指导,感受数学张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数学阅读指导,感受数学张力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对学生各种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就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遭遇的现实问题引发的思考,以“提供材料保障数学阅读的前提、多渠道延伸感受数学阅读的张力”來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的兴趣;采用“指导阅读文本,数学阅读三宝”的数学阅读策略来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让学生知道数学阅读的价值,促进学牛阅读的内需。关键词数学阅读阅读方法阅读能力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MathematicsReadingGuidancetoFeeltheTensionofMathematics——OnRuralPrimaryMathemat
2、icsReadingInstructionStrategiesGAOYuejing(LeqingXianxiNo.2PrimarySchoolZhuoyuCampus,Leqing,Zhejiang325616)Abstract''Mathematicscurriculumstandards7'that''trainingmathreadingabi1ityisanimportantaspectofstudenttrainingcapabilities〃・Thinkingrealprobleminthisarticleontheruralelementaryschoolmathemat
3、icsteachingactivitiestriggeredencountered,to"providematerialtoprotecttheprerequisitemathreadi,multi-channelextensionofthefeelingsoftensionmathematicsreading^tocultivatestudents'interestinmathreading;using"Guidingreadingthetext,threetreasuresofmathreadingthematicalreadingstrategiestodevelopstuden
4、ts'mathematicalreadingability;letthestudentsknowthevalueofmathematicsreading,promotethedomesticdemandofstudentsreading.Keywordsmathematicsreading;readingmethods;readingability1与现状对话现象一:记得在教六年级总复习的时候,我常常会要求学生冋家看书,可是有一天一位尖子生在跟我聊天的时候提到:老师,你经常让我们回家看书,数学书有什么好看的,其实我们都没去看啊,看来看去就那些公式现象二:笔者对本校六年级3个班数学测查中
5、的数学信息题解答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在防“口本核辐射”期间,一些店主趁机哄抬价格出售“盐”、“大米”、“口罩”等预防“核辐射”的商品。衣1防“核辐射”商品价格调查统计表(1)哪种商品的涨幅高?(列式计算说明)(2)三种商品的现价比原价分别涨价百分Z几?(列式计算说明)反馈得到如表2:表2六年级90位学生解决问题情况统计表2与自己对话2.1对数学阅读的认识不足(1)教师因素。在今天的教育屮仍然存在着一些狭隘的认知,认为阅读只是语文教学的事,在数学的教与学的过程中,只注重数与式的演算步骤,学好数学主要依靠听讲和做大量的解题练习,而忽略对数学语言的理解。由于阅读能力的长期弱化,以理解为基础
6、的记忆内容越來越少。例如,教师在教学“勾股定理”的时候,注重于“勾股定理”的运用和公式的记忆,而对于勾股定理的演变过程、來历,可能教师自身也不理解,导致很多差生对公式的运用不能得心应手。(2)学生因素。学生对老师布置“看书”的作业,往往只是草草了事,读不准要点,读不出字里行间所蕴藏的数学思想,更读不出问题和自己的独到体会。教师没有对学生“看书”进行相应指导,因而学生就一目十行草草结束,只是一味的注重操练,学生练得越多,哪会冇时间去提升阅读能力呢?然而,这几年我们的试卷命题乂出现了多元化的应用题,因为学生的阅读能力差,考试也频频出现失误。2.2自主阅读数学的能力不高从案例二的反馈统计中我
7、们可以了解到:(1)学生阅读数学问题的能力是薄弱的。在阅读过程屮,读不出要点,那些干扰的因素阻碍了学生的理解。如原售价与现售价干扰了学生对涨幅这一概念的理解,导致只有16.7%的学生能理解正确。(2)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是缺乏的。学生习惯了从框架的题型中运用公式去解决,大多数学生很难独立提取有用的信息去解决实质的问题。当我们把“哪种商品的涨幅高?”这个问题直接变成“现价比原价涨价百分之几”时,竟然有82.2%的学生是能解决的,可见学生的阅读理解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