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小说语体的变革探析

近代小说语体的变革探析

ID:46439666

大小:38.34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9-11-23

近代小说语体的变革探析_第1页
近代小说语体的变革探析_第2页
近代小说语体的变革探析_第3页
近代小说语体的变革探析_第4页
近代小说语体的变革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近代小说语体的变革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近代小说语体的变革探析摘要: 近代小说语体的变革与语言革新运动息息相关,在言文合一运动与国语统一运动前仆后继的推动下,近代小说语体实现了文言与白话的消长。在文白消长的过程中,白话语体吸收了传统文言的精华,接受了翻译语体的影响,又包容了文言与官话两种模式,呈现出众声喧哗的语体形态。近代小说语体变革的完成,为现代小说语体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与资源。关键词: 言文合一;国语统一;白话文运动;近代小说;语体;Abstract: Thechangeofearlymodernfiction'slanguagestylewascloselyrelatedtothelanguagein

2、novationmovement.Undertheimpetusofthemovementoforal-writtenlanguagesintegrationandthemovementofnationallanguageunification,thelanguagestyleofearlymodernfictionsawadeclineintheinfluenceofclassicalChineselanguageandanincreaseinvernacularChineselanguage.Inthisprocess,vernacularChineselanguag

3、eabsorbedtheessenceofclassicalChineselanguage,receivedtheinfluenceoftranslatedworks,andcombinedtheelementsofclassicalandmandarinChineselanguages,thusformingaheteroglossiastyle.Thecompletionofthechangeinthestyleofearlymodernfictionprovidedasolidfoundationandabundantresourcesfortheemergence

4、ofmodernfiction'slanguagestyle.Keyword: theintegrationoforalandwrittenformsoflanguage;theunificationofnationallanguage;thevernacularmovement;earlymodern(1840-1911)fiction;languagestyle;在中国小说文体演变的历史进程中,曾出现两次重大的语体变革。一次是宋代白话语体异军突起,产生了话本小说,至明代章回小说发展臻于鼎盛,形成与文言语体平分秋色的局面,文言系的笔记体、传奇体与白话系的话本体、章回体呈

5、现双峰并峙、四水分流的状态。另一次是近代白话语体强势突围,在吸收欧美、日本等外来语体的养分之后渐趋规范与平稳,最终挤压了文言语体的生存空间而一家独大,并迫使文言小说退出历史舞台。关于宋代小说语体的变革,前贤已有论述。1本文不揣谫陋,试图对近代小说语体的变革略陈浅见。一、语言革新运动与文白消长近代小说语体的变革并非单纯的语言问题或文学问题,而是政治革新背景下语言革新的结果。它发端于晚清的言文合一运动,终结于民初的国语统一运动,在白话语体臻于完善并确立唯我独尊的地位之后,它与文学革命的浪潮合流,最终完成小说语体的变革。近代语言革新运动既是小说语体变革发生的外部语境,又是小说语

6、体变革形成的内在推力,庶几成为小说语体变革的重要内容。晚清甲午海战与戊戌变法相继失败,维新人士谋求变革的眼光便从军事、政治等领域转向思想、文学等领域,试图借助文学之力以改造国民思想。而要借助文学改造国民性,首先得改变文学创作言文分离的状态,盖因“中国文字衍形不衍声,故言文分离,此俗语文体进步之一障碍,而即社会进步之一障碍也”(楚卿8—14)。最早提出言文合一主张的是黄遵宪。同治年间,黄遵宪提出以俗语入诗,主张“我手写我口”,其理论内核即言文合一:手写者文也,口说者言也。光绪三年(1877年)至八年(1882年),黄遵宪在担任驻日参赞期间目睹日本明治维新后的巨变,开始编撰《

7、日本国志》并借此构想中国的维新变革。黄遵宪根据中日语言文字的对比,明确提出要改变中国长期以来言文分离的现状,实现言文合一:汉字多有一字而兼数音者,则审音也难;有一音而具数字者,则择字也难;有一字而具数十撇画者,则识字也又难。自草书平假名行世,音不过四十七字,点画又简,极易习识,而其用遂广[……]盖语言与文字离,则通文者少;语言与文字合,则通文者多,其势然也。然则日本之假名,有裨于东方文教者多矣,庸可废乎?泰西论者,谓五部洲中以中国文字为最古,学中国文字为最难,亦谓语言文字之不相合也。(1419—20)黄遵宪的言文合一主张,得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